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六章 拆骨为笔(2/4)

作者:情何以甚
便是一个掠影。

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在于,在武道尚未开辟出一条完整道路的现在,魏国是第一个全面推行武道修行的国家!

现世几乎所有修行者,在成就超凡之前,都会修武锤炼体魄。但超凡之后的武道,从来不是一条坦途,至今也不算完整的大道。

在吴询的一力主持之下,魏皇敢为人先,将武道推为修行主流。由此使魏国成为了天下列国间,一个特殊的所在。

但效果也未见得多好,自全面推行武道以来,魏国国力甚至是有所衰退的。

盖因现在的修行主流,已是经过了历史验证,得到了历代无数强者完善的。在各国各地,都有深厚的底蕴。每一个修行关隘如何,都有无数种解决办法。

而武道的终途都还在摸索当中,沿途坎坷疏漏更是不能尽述,哪个有志于未来的修行者,不怕自己走错了路?

且看道历三九一九年的黄河之会,魏国上场的东郭豹和燕少飞,都不是武道修者,由此就可以看到,魏国的这个选择,大约是不够坚实的。

不过当代魏帝显然也是乾纲独断的人物,坚信武道才是未来,根本不肯改变国策。

魏武卒乃是天下闻名的强军,在吴询的统帅之下,威震南域。而吴询也是坚定地执行自己的想法,近些年来,逐步以潜修武道的军官替换各级,要打造一支全武道的强军,以合“武卒”之名。

被替换下来的固守原路的修行者,则是全部并入到另一只军队中。说是也当做强军培养,但实际资源远不如魏武卒。

毕竟魏国的国力就在那里,如何供得起两支天下强军?

不管怎么说,魏帝和大将军的意志非常坚定,朝野未有可阻。

由吴询亲自编撰、魏皇加以补充的《武道通典》,也是通行魏国各级武院,成为魏国年轻修行者必修的一部武籍。

如果说王骜是最多人认可的现世武道第一人,那么本为兵家出身的魏国大将军吴询,在天下武道修士间,则是坐三望一的人物。

一身修为,非同小可。

所以为什么辰巳午觉得张临川是在找死?

可以说,张临川只要与这位大将军照过面,就必无幸理,谁也救不得。

除非他可以让吴询永远找不到他,可是在魏国做下这等恶事,怎么可能做到一点痕迹都不留下?

辰巳午不认为张临川有机会逃走。

而姜望只觉得,张临川的真正目的,好像只隔了一层窗户纸。看着影影绰绰,但已经近在眼前。

……

这一次出事的地方,叫做晚桑镇。

因着追杀张临川一事天下皆知,姜望入境魏国的时候也未受什么阻碍,及至到了晚桑镇前,才被封锁此地的红着眼睛的魏军士卒拦住。

于是通传姓名,等魏军将领来迎。

燕少飞仗剑去国,东郭豹战死于观河台上。

魏国年轻一辈,已是并没有什么亮眼的人物。此时出现在姜望面前的覃文器,是在四十三岁成就的神临修士,今年已经六十有七——神临之下的人物,还真不够资格处理此事。

四十三岁成就神临,其实也是天才级别的人物,巩固了壮年时的巅峰状态,至死方衰,在神临中不是弱手。但与姜望这等二十岁成就神临的绝世天骄相比,就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天资了。

整个魏国,若要论及年轻天骄,唯有那提着得意剑远行的燕少飞,方能与姜望放在一起比较。但其人自黄河之会至今,音讯早无,也不知是否还活在世上。

这个世界太广阔,很多故事,没有机会被人听闻。

一见姜望,覃文器便迎上前来:“本将覃文器,奉大将军之命,封锁晚桑现场,核验凶事。武安侯可是为那邪首而来?”

此事果然已经惊动了吴询!

不知张临川哪里来的信心,敢在魏国做下这等恶事,迎接吴询的追杀?

“请将军节哀。”姜望行了一礼,便直入正题:“覃将军这边可有那邪首的行踪?”

覃文器惭声道:“不曾揪住那恶徒!”

经过覃文器的讲述,姜望才知晓事情的具体经过。

晚桑镇被屠,是整个镇域范围内,数万百姓被杀得干干净净,徒剩鸡飞狗跳。而魏国方面是在足足两个时辰之后,才发现的惨事!

魏国民风剽悍,常有械斗发生,动辄见血横尸。

为治安计,魏国各郡都设有巡骑,巡逻各处,有时候也会临时充任讼官,主持邻里纠纷。

在魏国,这种巡骑是非常受尊重的,被老百姓称为“靠山骑”。只有衙门里最优秀的那些人,才有资格列名其中。

这一次也是巡骑巡行至此,发现了惨像,将此事层层上报,才惊动了魏廷,当地郡守却是最后方知——

本不该如此的。

魏国是岿然立于四战之地、建设了护国大阵的国家,不是什么弱国小邦。

晚桑镇隶属于谋城,谋城隶属于信澜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