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好几天,也没有签下几份儿订购合同,一筹莫展的杨志峰,和邓春商量对策,正赶上国家支持农业合作组织,邓春鼓励杨志峰和他的小伙伴们,成立一个土豆合作社,和农民签订提供纸种收购土豆的这个办法,因为前期的投入都是由合作社进行的,农民们又有订购合同,可以签订,土豆合作社很快成立以后,周边的群众和本村的农民都纷纷加入了合作社,规模化生产问题很快的就解决了,但是上千亩的新品种土豆,是一个海量的产量,销售已经成了重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销售问题,邓春要求他们采取两条腿走路,一个是到大城市去与销售商签订订单合同,采取订单生产,一部分土豆在夏总的同时已经销售出去了,减少了销售的压力,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土豆找不到订单,这下子可把杨志峰等农村青年急坏了,如果这部分土豆烂在自己手里,那这个合作社就要夭折了。
邓春正好用上了自己的专业,在农村青年中找了几个高中毕业的知识青年,把电子商务的知识向他们普及,用好他们手里的手机,尝试着直播销售,把土豆品种的选择土地的工作,土豆籽种的种植和处理,土豆秧苗的涨势情况都在网上进行直播,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围观,在相互交流中推销土豆产品,经过网上销售,让消费者不但能够买到土豆,而且可以看到土豆生产的全过程,在他们的餐桌上可以多一道安全的食品,经过几个知识点的讨论,和几轮直播活动,这些优质的土豆被网友们订购一空,并且收到了巨额的定金,极大的鼓舞了土豆合作社的村民们。
邓春和杨志峰商量,按照土地入股的份额,合作社和每个社员都签订了销售合同,签订合同的同时就先预付了一部分定金,并且要求社员按照技术员指导的操作规程进行种植,特别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确保绿色生产,逐步过渡到有机生产,在网上对这些生产过程和生产要素又进行了几轮宣传。
虽然这些工作都是大学生村官份内的工作,村长对这件事儿从最开始就不看好,在这个过程中也曾经提醒过几次邓春,但是随着合作社的成立,大城市订单的签订,网上销售的开始,每一部的程潇,邓春都会向村长进行汇报,慢慢的村长也转变了态度,看到他们的工作,一步一步的取得进展,对他们的支持也越来越明朗了。
新的事物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春天刚开始种植的的时候,县里的保险公司就曾经在村里宣传过,希望种植土豆的农民加入保险,保险费用全额都是政府负担的,村民只要签订了保险合同,不用花自己的一分钱,如果出现了不可抗力或者损失的情况,保险公司会支付保底的费用,减少一些损失的。
在大家都对这件事儿嗤之以鼻的时候,邓春说服杨志峰,以合作社的名义为所有的社员,购买了保险。杨志峰心里实际上有些不高兴,虽然说不用自己掏钱,但是他觉得买保险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既然城里的销售和网上的销售做的这么好,何必要多此一举买保险呢?
但是6月底7月初的一次冰雹,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把地里的土豆,秧苗全部都给砸坏了,黄豆粒大小的包子,在地里竟然铺了一层,合作社的社员们面对着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全都傻眼了,但是邓春心里却有了底,他赶紧联系保险公司,要求自然灾害险,请保险公司尽快的赔付,让村民们进行抗灾夺生产的生产活动,保险公司反映的也很快,给每位社员都进行了赔付,这让杨志峰心里感觉到了邓春的聪明,从心底里佩服这个大学生村官了,所以做什么事儿都不要一条道走着黑,应该未雨绸缪,享受政策的红利。
村民们拿到了自然灾害保险的赔付,生产的热情更加高涨了,清理土地,扶植羊毛抢险救灾的场面更加红火了,经过村民们一番艰苦的努力,被毁的秧苗很多,又发了新芽,肥水管理也更加用心了,没过一个月,地里土豆的秧苗比以前长得更加壮实了,这让全体社员看到了夺取丰收的信心,也对合作社增加了一份希望,周边没有加入合作社的村民,纷纷的找到杨志峰,要求加入合作社,形成了新的一波加入合作社的风潮。
随着土豆生产收获季节的来到,大卡车一车一车的土豆运往了全国各地的交易市场,因为新品种的土豆,品质好,质量优,所有的客商都追加了订单的数量,大丰收带来的增产效应,仍然让生产出来的土豆,成了抢手货。
网上的销售也很火爆,很早下订单的那些消费者,拿到了比别人更大的折扣,生产者直接把土豆供应给消费者,中间减少了很多的商业环节,消费者花的钱更少,生产者直接收入更多,这种减少了中间环节的直接销货方式,让两头都获得了最大的效益,消费者拿到了安全可靠的食品,自己在饭桌上起来更放心了,生产者把产地的价格卖到了市场上的价格,除了负担一些物流配送的付费用以外,生产者收到的效益远远比卖给中间商要高得多,双方在互动中,网络提供了联系的平台,这个村子的电子商务也从此就开启了新的航程。
在农村第1年的成功,让邓春第2年的工作更有信心了,合作社和电子商务成了他在大学生村官生涯中,最有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