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8章 白云深处(2/3)

作者:王望舒
冲刷的坑坑洼洼的路面,摩托车尽量回避一些较大的坑,即便这样,柯南还是感到颠簸的厉害。

车经过一处稍微平整的地方,这里是三排房子,呈半包围的院落,是附近几个村的小集镇,是较大的供销社,墙上还留着斑驳的标语。看不清楚内容了,看得出,这里是一个好地方,在山中,显得比较平缓,就像小集镇了,规模很小,但是在这里就显得不小了。山中少平地,有一块,就十分珍贵。而且这里的平地都是上帝的恩赐,自然形成,未经过特意雕琢,显得更美。

多哥将车停在三岔路口,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正犹豫不决的时候,方干事从山上走下来了。

他在县分公司组织的签字仪式上,在写字楼里的会议现场出现过,柯南有点印象。看起来是个忠厚老实巴交的人,个子高,说话慢,不善言辞,属于实干家。

头发长,嘴巴又方又阔,牙齿黑,手指中指和食指上半截都是焦黄色,长期吸烟留下了烟渍,平时做活儿,也没认真洗过,即使洗,也洗不干净。

魏村地处高山,但奇怪得很,从魏村下到长江却很近,走到江边一般需要40分钟,走快点不需要这么久,走慢点一个小时。从那里坐船到下水,可以到小城县城。

方干事见了两位,说:“辛苦了,辛苦了,不容易啊!”

“是啊,太难走了。”柯南说。

“以后从水路走吧,这里近,但爬山也辛苦。”方干事说。

方干事让多哥把摩托车停在附近一家村民家里,然后对那村民交代了几句,就带着柯南和多哥爬山到方干事家。爬山的技巧,季柯南已经掌握,不用担心再次滑倒。在这里,山上的石头随处可见,不下雨还好,下雨后,石头就被雨水淋湿,走在上面,脚底就会光滑。如果遇到下雪天,也会遇到光滑的情形。山上在十一月就开始下雪了。冬天比夏天长。夏天还不算太热,只是因为海拔高,有很多方面,都和虎坡村不同。

到方干事家也不简单,要翻过一座山,他家就在山那边,离水路近,离村级公路远。整个魏村只有方干事家所在组没有通路,离开家回到家就只能靠两条腿了。

当晚吃住在方干事家。多哥负责这个村的项目,当晚,他们和方干事讨论了一下召开受益农户代表会的事,方干事已经通知各小组组长,到村原小学学校(已经废弃)集中。这里开会比较好,因为这个地方是适中的位置,无论到哪里,都比较方便。村民来开会,走路来不算困难,加之这个项目和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消息传开后,大家没有不同意的,这次开会,思想高度统一,因此特别容易组织,多哥算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第二天,他们爬山到学校。已经通知了各位地点和时间,不能迟到,如果迟到,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好。以后再说话,人家都要打问号。集中开会的地方,也是烤烟叶比较集中的地方。在学校开会,顺便可以看看烤烟用的房子,两全其美。

要说这所学校,其实就两间破旧的瓦房,小学生到了核桃园上课,这里的村办小学校舍就成了空房。村委会没有办公场所,方干事就是项目负责人,在家办公,项目实施也在家安排,用不着办公室。就在此处召集村民开会用。平时两间房都是锁着的。很少启用。

因魏村是个较偏远的村子,有关部门做项目不选在这里,火星基金会做项目的原则就是要照顾到最需要的村民,这个村刚好符合这一原则。

方干事很感谢机构来这么偏僻的地方,村民也很欢迎。通知开会,村民积极参与。等柯南他们到达会场的时候,已经到了不少人。

教室里没有板凳,方干事就带几个人到附近村民家里去借,等把板凳借来摆好,人也来得差不多了。

开会时,柯南发言多一些,多哥的普通话不标准,就简单说了技术要求。

方干事也没说什么话。

魏村条件艰苦,吴总监最清楚,就安排一个能吃苦的技术员来指导村民建水池。今天不巧,他去县分公司里交材料了,没有赶过来,多哥也谈技术,刚好对水利服务部的技术员做了有益的补充和说明,弥补了这一缺憾。

会上选出饮水管理小组成员,成立了饮水自治组织,大家都很认真,选出自己信得过的负责人。

柯南一一做了登记,准备在工作报告中列出名单,算是一项工作内容,丰富一下读者的阅读面。

会议达到了既定的目标,方干事宣布解散。这个村较单纯,干事看起来比较能干,也老实巴交,估计可以完成任务。他也充满了信心,要知道,这个地方需要帮助,因为,关心这个穷乡僻壤的人太少太少。方干事自己还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还必须种地,也挺忙的。

这个项目和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方干事只有牺牲自己的时间,来陪柯南和多哥到各个小组去看看了。

接下来的几天,柯南、多哥由方干事陪着,走遍了全村。这个高山上的村庄,大部分山势较为平坦,最难走的除了去方干事家的路以外,其余的路都还不是太陡峭,跟虎坡村比起来,地势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