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鉴,岂能等死,便找了个借口逃出了绛都,重耳回到了蒲城,夷吾回到了屈城。这样更曾加了骊姬陷害二位公子的理由,使晋献公完全相信了骊姬的陷害之言。于是,在晋献公二十二年,也就是将穆姬嫁给秦穆公之后,便派遣寺人勃鞮率兵攻蒲城,欲擒拿重耳。重耳闻听父君派兵前来攻打,便下令不准抵抗。寺人勃鞮很快进入蒲城,将重耳擒住。可是重耳不是申生,岂能坐以待毙,立即挣脱,寺人勃鞮挥刀向重耳砍去。可惜,只不过砍掉了重耳的一支袍袖。重耳挣脱之后,翻高墙逃出蒲城,率领亲随前往翟狄(一说今陕西安塞县一带,一说陕西富平县一带)避难。晋献公二十三年,晋献公又派遣贾华率兵进攻屈城。夷吾哪里抵挡得了,率领亲随逃出屈城,本欲前往翟狄,可是所随重臣郤芮却说:“重耳已在翟狄,公子不可去也。梁国与秦相邻,当去梁,以联秦也。”夷吾便依其言,前往梁国(今陕西韩城南)避难。
秦穆公觉得骊姬乱晋,对秦国有利,便欲借机征伐晋国。第二日早朝,便与群臣商议征伐晋国之事,文武群臣一时之间议论纷纷。这时,公子絷首先说:“当今正是秋收时节,秦国兵精粮足,晋又生内乱,正是东进之机,不可失也。”而骞叔却说:“老臣以为不可。当今之势,晋强秦弱。晋虽自生内乱,但晋献公尚在,将帅皆听命,不可与之力战也。”秦穆公一时拿不定主意,便欲听百里奚之言。百里奚便说:“二位所言各有道理。若依老臣之见当战也。晋乃秦之东进门户也,门户不开何以东进中原乎?秦晋从未战之,早晚终有一战也。今晋内乱,强弱当以兵试之,不可力战也。”秦穆公闻听正合自己心意,便点头称是。于是,择晋之薄弱之城河曲而攻之。群臣见秦穆公攻晋之意已决,皆不再言。经过准备后,命公孙枝为大将,白乙丙、西乞术为副将率兵两万,战车五百乘,直奔晋国的河曲而去。
河曲守将得知秦军来攻,一面传令兵将严守城池,一面派人前往绛都向晋献公报知,请求援兵。晋献公闻知秦军进攻河曲,不由得大怒,秦晋联姻不过二年多,秦竟无故侵晋,这还了得,立即传旨,命河曲临近的河西、翟、河内三成的守军各调拨一部分兵马前往增援河曲,然后,又命大将军里克率领大军前往阻击秦军。河曲守将得知援军很快到来,便坚守城池,不出城交战。公孙枝想速战速决,便传令攻城。河曲城虽然并不高大难攻,但是,兵将听命,守城意坚,因而久攻不下。这时探子来报,有三路晋军前来增援河曲。过不多久,又一由晋绛都回来的探子报说,晋献公已派大将军里克帅大军来援河曲。公孙枝闻听大惊,立即召集白乙丙、西乞术商议对策。最后公孙枝说:“今河曲晋军听命坚守,三路援军已到,吾等不能与之力战也。而里克大军必会截吾军归路。里克乃晋国名将,能征惯战,勇不可当,万不可轻敌业”白乙丙听罢便说:“将军乃晋人,素知晋之内情,全凭将军定夺也。”公孙枝思虑再三,又说:“为今之计,走为上策。必须在里克大军到来之前,退回秦国,如若不然,将无回归之路也。不知二位将军以为如何?”白乙丙、西乞术二人皆说:“就依将军所言。”当夜秦军便悄悄撤军,退回秦国境内。第二日,各路晋军正准备与秦军决战,但秦军大营已是一座空营。过不多久,里克也率领大军来到河曲,见秦军已经退去,不由得叹息说:“如此看来,秦军之中,确有会用兵之人也。”因而不敢轻进,只好率晋军进攻狄,获小胜,然后返回绛都。此乃周惠王二十四年之事也。
公孙枝回到雍都将河曲之战的情况,向秦穆公细述一番。最后说:“当今以晋之强,不可与之力战,唯日后再寻良机也。”秦穆公点头应允。此次河曲之战,秦晋双方都无大的损失,对久不征战的秦国来说,就当是一次军事演习。
周惠王二十四年,周惠王病死,太子郑畏惧王子带争王位,不敢发丧,向齐国求助。原来周惠王一直想废掉太子郑,立少子王子带为嗣。可是,齐桓公会和诸侯干预了此事,没有废成,而王子带的势力不减。当齐桓公得知太子郑的求助,便于周惠王二十五年再次会和诸侯,共谋王室,为周惠王发丧,然后拥立太子郑即位,是为周襄王。第二年为周襄王元年。
周襄王元年,也就是晋献公二十六年,晋献公身患重病,便拜大夫荀息为相国主国政,便将夫人骊姬、太子奚齐等托付给荀息。不久,晋献公病死,荀息等拥立太子奚齐即位。可是,奚齐的即位,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大臣的认可,特别是里克、丕郑父等一些权臣,对故太子申生的冤死皆有同情之心,皆怨恨骊姬。因此,在晋献公的葬礼还没有结束,里克、丕郑父等就将奚齐杀死。荀息和骊姬无奈,又拥立少姬之子卓子为晋君。里克、丕郑父更怒,遂将卓子、骊姬、荀息等皆杀死。
当奚齐、卓子死后,该立何人为君?里克、丕郑父原本就想拥立大公子重耳为君,于是,写好书简派遣大夫狐毛、屠岸夷前往翟狄迎纳重耳回国继承晋君之位。重耳便将狐毛、屠岸夷等安排休息后,然后召集自己身边的大臣商议。这些人主要有,狐偃、赵衰、先轸、贾佗、魏犨、介子推等。经过大家的商议认为: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