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中潏相助西伯获救
迁都丰邑崇侯丧命
话说九侯、鄂侯被杀,西伯侯被囚羑里生死未卜之事,很快传到西岐的周原,这下可把周国的满朝文武官员,特别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发等众兄弟们急坏了。作为主政的长子伯邑考立即召集姜尚、南宫适、太颠、闳夭、散宜生等重臣,及发、鲜、旦、度、武等几位年长的兄弟共同商议如何营救父亲之事。群臣们各抒己见,议论纷纷,南宫适却建议说:“当今之计首先要派重臣前往朝歌,行贿于帝辛身边的佞臣,使其在帝辛面前多言主公之美德,确保主公生命之安,然后,再设法营救之。”伯邑考点点头说:“南宫将军所言甚是,只是我等从不与那些奸佞之臣往来,该如何求之乎?”散宜生回答说:“当今帝辛所宠信之臣唯有费仲、雷开、蜚廉、恶来等人。而蜚廉、恶来乃中潏之儿、孙也,中潏素来与我等同守西陲,和睦相处,何不请其相助乎。”伯邑考闻听亦觉有理,待群臣散去,便与二弟发带领一些从人前往西陲中潏驻地。当见到中潏之时,伯邑考便将欲营救西伯侯之事述说一番。可此时的中潏已是年迈多病,行走不便,可也没有推辞,对伯邑考说:“西伯侯乃仁义之君,定要将其救出矣。只是吾已老朽也,不能亲赴朝歌见吾儿孙,以解西伯侯之困矣。”伯邑考、发听罢顿觉失望。中潏见此,略加思虑又说:“二位公子勿急,尔等若赴朝歌,吾虽然不可随之而行,不过可带吾家书一封交与蜚廉、恶来父子二人,他们必能助之。”说罢命孙子季胜将家书刻一牛骨之上,呈于伯邑考说:“二位公子请收好,勿要传于他二人也。”伯邑考接过牛骨收好,兄弟二人对中潏深表感谢,然后告辞,率随从回到周原。而此时周国的文武群臣皆聚集于侯府的大殿之上等候二位公子回来。伯邑考、发见群臣及众兄弟皆在便立即商议如何赴朝歌营救西伯侯之事。最后决定先由南宫适、太颠、闳夭、散宜生四位大臣携带厚礼先去探路,然后伯邑考再亲赴朝歌营救父亲。
这一日,四位大臣备好厚礼,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便带领随从周原出发,一路晓行夜宿,跋山涉水,经过十余日来到了朝歌。四位大臣将随从安排到馆驿休息之后,便分头悄悄地前往来蜚廉、恶来的府上。当见到蜚廉、恶来父子二人后,先献上厚礼,又呈上家书。蜚廉看罢,方知老父中潏虽体弱多病,但尚健在,非常高兴。父子二人自离开西陲已经多年不知家中音信,因此对四位大臣捎来的家书非常感谢,再则昔日与西伯侯同守西陲之时,可谓并肩作战,情同手足,因而对营救西伯侯之事岂能不定鼎力相助。蜚廉还说:“大王当今最宠信之臣乃费仲、雷开也。明日可将其引荐给诸位,只是不但要送之重礼,还要好言求之。”四位大臣知蜚廉之意便告辞。第二天,在蜚廉、恶来父子二人的引荐下,四位大臣携带厚礼先后见到了费仲、雷开。此等奸佞小人见到如此厚礼岂有不乐之理,再加上四位大臣的好言相求,二人是满口应允。其实陷害九侯、鄂侯、西伯侯的主谋主要是崇侯、妲己,费仲、雷开二人与其利害关系不大,只不过是随声附和而以,而且二人自九侯、鄂侯死后,也不愿意看到崇侯一家独大,弄不好自己的地位也会受到威胁。若西伯侯在,就可以平衡崇侯的力量,对自己也有利,岂有不尽力之理。几天之后,费仲、雷开又带他们去羑里探望了西伯侯昌。有此可知,他们在帝辛面前的美言确实起到作用。西伯侯昌见到四位,既是重臣又是密友心中万分欢喜,但表面却不动声色,暗中示意他们:“帝辛乃好淫之君也,唯多选美女送之,讨其欢心,方能解这牢狱之灾矣。”四位大臣皆会意。
四位大臣回到西岐周原,将朝歌之行,如实述说一番。伯邑考闻听不敢怠慢,立即依西伯侯之意,选出有辛氏美女数十名,骊戎、有熊等国盛产的宝马百余匹,备齐其他各类财物数车,亲自与四位大臣一起将其送入朝歌,并拜访了费仲、雷开、蜚廉、恶来等纣王身边的一些宠臣,又送上厚礼,众宠臣各个欢喜,皆替西伯侯美言。在说帝辛看到这些美女、宝马、珍宝、玉器,皆心爱之物,心中固然欢喜,又听到许多宠臣皆言西伯侯戍守西陲之功,及对自己如何忠诚。帝辛一高兴不但决定将西伯侯昌放归西岐,还赐给了弓箭、斧钺,有征伐反叛诸侯之权。可消息传到崇侯那里,不由得大惊失色,心中暗想:“西伯侯若回归西岐,又有征伐之权,对自己是最大的威胁,万不可将其轻易放归。”他想到这里便立即入宫,向帝辛奏道:“陛下,西伯侯与九侯、鄂侯乃为一党也,若回归西岐必会反叛,万不可轻易放归矣。”帝辛却满不在乎地说:“老爱卿勿虑也,西伯侯乃以忠孝仁义为本,启有反叛朝廷之理乎。”崇侯见帝辛不肯听信所言,便又说:“陛下,若放归西伯侯亦可,但不可不防也。老臣以为,当今其长子伯邑考尚在朝歌,可留下为质,以防不测矣。”帝辛听罢点点头说:“既如此,就将伯邑考留在寡人身边委以重任,寡人亦喜欢此人也。”当即命费仲传旨召伯邑考入宫觐见。费仲不知帝辛何故要召见伯邑考,奉旨后便来到伯邑考所居馆驿,见西伯侯、伯邑考及四大臣皆准备停当,正要返回西岐,费仲连忙传达了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