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伐魏,意欲夺回河西之地,大惊失色。这时魏国的主要兵力仍是在与韩、宋等中原诸国对抗,一时还无力防守西面。魏惠侯心中暗想:“秦国竟能如此连连用兵,可见国势之强盛,不能小视也。”便传旨,命少梁魏军不可与秦军力战,固守少梁,等待援兵。可是,若调集南线魏军援救少梁,又恐韩、宋等国乘机伐魏,两面受敌。”魏惠侯思虑再三,实在无兵可调,只好再次遣使前往赵国,向赵成侯求助。
赵成侯自上次之石门之战,出兵援魏,并没有与秦军力战,就迫使秦军退兵,从而也显示了赵国的强大。如今魏惠侯又遣使求助,当然愿意与魏军合兵攻秦。于是赵成侯命相国太戊午为大将军率赵军五万,兴师助魏,直奔魏国的少梁而去。
此时的章蟜、公子虔已经率领秦军来到少梁城下安营扎寨,可是魏军在少梁坚守不战,只好命秦军攻城。可是,少梁不同于石门,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况且,魏军已有所准备,上下一心,因此秦军连攻十几日,不能破城。
这一日,章蟜正在中军大帐与公子虔商议破城之策,就见一兵士来报告说:“有探马回来,求见大将军。”章蟜立即将那探子召入大帐问明情况。探子回报说:“今赵成侯命相国太戊午为大将军,率赵军五万前来援助魏军,现在距少梁不足五十里路程。”章蟜闻听大惊失色,心中暗想:“这太戊午非等闲之辈。大夫胡苏英勇善战,却败在太戊午手下,战死沙场。如今少梁城久攻不破,而赵军又至,若使魏、赵两军内外夹攻,秦军两面受敌,必败也。为今之计,唯有退兵方为上策。”想到这里,便与公子虔商议退兵之策。公子虔亦觉章蛟所言有理,表示赞同退兵。于是,章蟜传令放弃对少梁的攻击,撤兵退回洛水西岸。然后,命兵士前往栎阳将撤兵的原因及战况报于秦献公。秦献公闻报,虽然心中不乐,但也深知,以秦军之力,与魏、赵两军征战,实难取胜,因此,也不责备,传旨命其率秦军戍守洛水西岸,以观三晋之变。
秦献公二十三年(前363年),刚刚即位不久得韩昭侯乘魏国两败于秦国之机,便联合赵成侯共同伐魏。魏惠侯闻报,命相国公叔痤(亦称公孙痤)为大将军率赵军十万前往迎战韩、赵联军,大战于浍水北岸(今山西曲沃县东北)。
秦献公闻知三晋失和大战于浍水,心中欢喜,是再次伐魏的极好时机,于是命庶长国为大将军,大夫章蛟为副将,率秦军十万,战车五千乘兴师伐魏,进攻少梁。
而此时的三晋大战已经基本结束。公叔痤在浍水北岸大败韩、赵联军,擒获赵国将领乐祚,又攻取赵地皮牢(今陕西冀城县东北),已率魏军返回魏国。魏惠侯闻知公叔痤凯旋而归,非常高兴,亲自前往安邑郊外迎接,并宣布赏赐公叔痤田地百万亩为食禄。而公叔痤却坚辞不受,备言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魏军将士英勇善战,不避艰险,百折不挠;同时全赖于当年吴起对兵士训练有方;再者,还依赖于魏国制定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军法。
就在公叔痤率领魏军回到安邑不久,魏惠侯就接到了魏国少梁守军的告急书简。魏惠侯闻报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世子魏嗣便欲率军迎敌,公子卬阻拦说:“不可!世子久不征战,难以抵挡秦虎狼之师,若亲自出征危矣!”这时,公叔痤再次请战迎击秦军。魏惠侯见此阻拦说:“相国刚刚凯旋,未得安歇,不可再战也。”公叔痤解释说:“臣愿乘大败韩、赵联军之势,再破秦军也。”魏惠侯思虑再三,只好再次命公叔痤为大将军援救少梁。
再说庶长国与章蟜率领秦军已经来到少梁城下,安营扎寨,第二日便来到城下挑战。魏国守军不敢应战,闭门坚守。庶长国与章蟜便指挥秦军攻城,一连数日,终不能破城。这一日,探子来报说:“魏相国公叔痤已大败韩、赵联军,回到安邑。今又奉命率领魏军前来救援少梁。”庶长国闻知大惊,立即召集章蟜等将领商议破敌之策。一些将领有些畏惧魏军之勇,有退兵之意。而章蟜却说:“不可!上次攻少梁未果,皆因赵军来援,魏、赵合兵,难敌也。今三晋失和,唯魏一国之力,不足惧矣。公叔痤所率魏军虽勇,但久战力疲,为强弩之末哉!当先破魏之援军,再攻取少梁,不迟也。”庶长国闻听觉得有理,便依章蟜之谋,命章蟜率秦军主力,分兵迎击公叔痤的援军。
章蟜率秦军悄悄离开少梁,沿着公叔痤来的方向迎击魏军。很快就来到黄河西岸,择隐蔽之处安营扎寨,观察魏军动向。此时,公叔痤率领的魏军正在渡河。章蟜看得明白,数万魏军渡河缓慢,待大部魏军渡过黄河,队伍正在混乱之时,章蟜便命秦军乘机全面出击,突然向魏军发起进攻。
公叔痤本来就不把秦军放在眼里,满以为只要渡过黄河,进入河西之地,距少梁就不远了,必能大破秦军,解少梁之危。可是万没有想到,魏军还没有完全渡河,就遭到秦军的突袭,公叔痤大怒,立即组织魏军抵抗。于是,秦、魏两军在黄河西岸混战在一起。两军力量相当,一时难分胜负,章蟜心中焦急,忽然心生一计:“魏军虽众,而核心乃一人,公叔痤也。但其已是老迈年高,若能擒杀之,魏军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