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67章 突袭:城头变换大王旗(2/4)

作者:牛油果


江舟这才意识到,之前在朱府生起的一丝古怪是什么。

朱府中的人太少了。

要不然,没道理一座小小的花厅起火,居然迟迟才被发现,以至于最火火势都难以扑灭。

这么看来,史家确实是早有预谋,不是临阵倒戈,那三家反倒有可能都被算计了……

朱一颢临死前喊的那些话,倒也有了解释。

难怪他会自焚,又说出那番话,问自己“悔否”。

他是察觉了姓史的所为,只是无力回天,才选择用这种方式“尽忠”?

不对,不对……

也许有这方面的原因,但还有哪里不对劲……

江舟念头转动,抬头道:“你回去告诉元将军,谨守关口,不要出战。”

“郡王殿下,也请你回去告诉襄王殿下,守紧两江口便是。”

“啊?”

广陵王两眼一睁,又是不解,又是气急:“这是为何?本王可告诉你,荡寇军主力大部都在东南雷公岭下,镇慑百蛮,并不在江都城中,咱们再不出兵,江都便要丢了!”

江舟却不在意地道:“丢便丢了,不打紧。”

皇帝都不急,太监……不对,咱们急什么?

说起来,他本是为了防备史朱王谢四家狗急跳墙,早已暗中联络元千山,藏兵长明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毕竟是江都的坐地虎,明面上不掌兵权,这么多年来,谁又知道暗地里藏着什么?

别的不说,这四家每一家的家丁护院拉出来,就是四支强军,若对方真是发动叛乱,倒是个大麻烦。

没想到,这一着倒是没落空。

阳州地形,是一个狭长的不规则弯月状,自西南向东北,分别与南州、开州与玄州接壤。

长明关就在江都城外东北方百余里之地。

与两江口一水一陆,是阳州两大关口,把住了这两个地方,就等于将阳州切成了两半。

有这两处在,楚军就不可能再向外蔓延。

能保住大半阳州,他也算是“尽忠职守”了。

至于江都……

他不信楚王真敢在这里乱来。

就算没把他看在眼里,难道还敢看不起尊胜寺那个老怪物不成?

何况江都城里可不止这么一个老怪物。

一城得失,那是“两国”战略层面的事。

对城中“小民”来说……大抵不过是城头变换大王旗罢了,还影响不到他们。

江舟向广陵王和那士兵问道:“你们还能出城?可要我送你们一程?”

他不认为楚军中有人能拦得住他。

这也是他仍敢如此安然待在城中的最主要原因。

那士兵道:“大人放心,卑下自有法子,不敢劳烦大人。”

广陵王没好气地道:“行了,不必劳您大驾,那些南人还不敢动本王。”

江舟点点头,也没坚持,这种情况下,他们仍能及时赶到江宅,就可见其能。

待二人离去,江舟摆手,阻止了众人发问。

说道:“你们准备一下,我们……搬家。”

“搬家?”

众人一惊。

弄巧最先忍不住:“公子,咱们又要离开江都吗?”

在江都日久,她已经舍不得此处,以为又要像上次从吴郡离开一样。

江舟笑道:“不,这次不走了。”

上次是不得已,他还太弱。

如今他虽然远远称不上天下无敌,但早已不是任人拿捏之辈。

就算是金顶那老怪物,他也只是没有把握,不想死拼而已,并不是不能周旋一二。

更何况……

他扫了一眼江宅,也不解释,让众人稍微收拾了一下,出了江宅。

街上此时已经无人,楚军攻城,早已经传遍全城。

家家户户都紧闭门窗,熄了灯火,竟无人四处乱跑逃窜。

纪玄说了一句:“公子,方才城卫军来过,敲锣打鼓,警示百姓,不要出门,还杀了几个带头鼓动百姓逃跑之人。”

“城中各坊,皆是如此。”

江舟闻言,便想到定是那楚王早与史弥悲暗通之故。

在他与仙门众人相斗,无暇察觉之时,就安排好了一切。

史弥悲这位太守若真的爱民,就不可能暗结楚王。

只能是楚王的意思。

至于那位楚王爱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