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县令一直担忧的是自己这边的安危,反倒忽略了赵小将军此行,又何尝不是送羊入虎口。>
彭大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就是带兵去支援。>
赵均有难,他这个做兄弟的,如何能无动于衷。>
“等等,彭将军既然接了军令,就该执行,而不是擅作主张。你去救援将军,涧水这边怎么办?”>
吴曲源早就知道彭大不堪重用,没想到这么没脑子。>
这样的人,若不是早早跟随,赵小将军身边,怕是根本没有他的位置。>
“涧水这边不是还有那群水匪,他们既然投了我们,也该立下些功劳,算作投名状吧。”>
彭大憋屈,可也不敢随意开罪吴大堡主,否则回了吴家堡,肯定会被自家姨母骂死。>
以吴氏兄弟的才华,未来必然前途无量,彭大有所顾忌,自然更不能不给面子,委屈一下怎么了,总不至于太过得罪,最后吃了算计。>
“彭将军真是糊涂,我虽招降了涧水秦把头,可他手下两万兵马还没有重新整编,他若是发现,涧水没了彭将军手中人马,怎知他会不会反水。到时候不但得不了南河,连刚刚到手的涧水,都得送出去。”>
赵小将军,走一步算十步,他担忧如何拿下涧水,可赵小将军已经一石二鸟,将远处的南河都纳入计划。>
虽说是恰逢其会,但也正是说明,天命站在清远军这边。>
彭大怎么就不明白现在的形势。>
南河虽然是极好的地方,但此次若是不得,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涧水恰恰相反,若是清远军的势力,被涧水拦腰斩断,对以后的发展,大为不利。>
只要是有远见的将军,都必须第一时间拿下涧水,现在天时地利都站在他们这边,他们才能轻易得了天大的好处。>
彭将军违反军令,不但会将大好的形势拱手相让,甚至还会令九横山陷入危机。>
吴曲源哪怕再想给彭将军表面的和气,也断不会容忍他做出这样的决定。>
“听你的话,难道将军那边就不管了?”>
彭大只觉得的荒唐,将军那边情况危机,旦夕之间都会发生反转,此时他不带兵去救主将,难道要留在涧水,杀了敌军大将,再去南河?>
只要赵均在,涧水南河丢了又如何,随时都可以再抢回来,可若是赵均兄弟出了事,可就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我想,若是将军在此,也应该会是这个选择。我们不能帮助将军,那就千万不要拖累将军。”>
若不是大军还需彭大指挥,此时吴曲源恨不得直接将他绑了,战场瞬息万变,彭大千万不能因小失大,误了将军的谋划。>
与其担忧将军,吴曲源更原因相信将军。>
经过吴曲源再三劝说,彭大咬牙应了,回返大营后,与涧水营、南河守军,三路合在一处,将元氏王朝的一半人马,彻底的留在了涧水。>
当周邕发现,四面八方都是敌人时,脑子一懵,下意识整军应敌,虽然反应及时,却也因数量劣势,最终寡不敌众,败下阵来。>
周邕勇武,可惜棋差一着,成了彭大的手下败将。>
待彭大正要一刀结果了周邕,却被匆匆赶来的吴曲源拦下,“也许将军落入敌手,我等还需这个主将来救将军。”>
这才是吴曲源坚持先拿下涧水元氏王朝敌人的原因。>
“呸,真是便宜了这老小子。”>
被彭大骂了一句的周邕,何时受过这等闲气。>
“本将军自从当上主将,未尝一败,你这小子也别嚣张,若没有涧水水匪相助,你也是老子的手下败将。”>
彭大最受不了激将,“你还想和老子打,到底谁才是手下败将,好啊,你不服气是吧,老子好好教你做人!”>
吴曲源他赢不了,难道这个元氏王朝的败将,还敢如此嚣张。>
彭大正要握拳教训周邕,没想到拳头却被突然拦住。>
“周邕毕竟是名将,士可杀不可辱,彭将军做的过了。你们不是还要去南河救赵小将军,事不宜迟,还是早早出发吧。”>
彭大真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场景下,再次见到秦把头。>
当初彭大刚刚离开贺州当了水匪头子,便是秦把头的手下败将,那时候若不是赵均在,秦把头早就斩杀了彭大,哪里还有彭大的今日。>
可以说,因为一时的站位,彭大与秦把头的未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此时却好像不是叙旧的好时候,被秦把头阻止的彭大,脾气意外的好,什么都没说,掉头就走了。>
彭大又不是第一次被阻止,这段时间,好像他做的所有事,都是错的。>
所有的人都在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