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八章 道争(2/3)

作者:巡山打伞
另一个是说天道循环,自然的变化也存在因果报应。

好的起因引发好的结果,坏的起因引发坏的结果,从量变到质变。

要构成因果,就像种稻子一样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播种,就是起因。

拿‘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来看,其中,“春种”就是起因,也就是你开始起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开始发芽,所以就像‘一粒粟’一样种到田里去了。

其次是缘。

这个‘一粒粟’种下去了以后,它需要很多因素才能发芽,譬如阳光、水分、养料、土壤等,包括还不能被害虫吃掉。

这一点特别要注意的是,很多念头起来为何没结果呢,因为条件不具足,其实也是有了结果,没有结果也是一种结果,但是没有达到你所要的结果,这就是‘因缘不具足’。

大多数的念头都死在这里了,偏偏别人没有关注。

这一步很重要,在修行中,这代表着机缘与气运。

第三,则是时间。

为何种下的稻子无法马上成熟呢,因为需要一个酝酿成熟的时间,时间不够,果也无法形成。

最后便是结果。

‘秋收万颗子’就是结果,一是说明了时间,二是产生了比对,由‘一粒粟’增长到‘万棵子’,显然因果形成,而且还扩大了好多,这就是正确的‘因’,能够得到更多正确的‘果’。

错误的‘因’,由于有违常理,也就收到很多干扰,所以往往结不了正确的‘果’,连错误的‘果’也会受到影响。

我等凝聚‘道果’的过程,其实就是将自身一点灵机与某种大道形成影响。

在修行的过程中,使这一点灵机如种子一样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经历风霜雪雨的考验,从而获得滋养而成熟。

以一点灵机撬动大道规则,在无数的规则中留下自己的印记,使自身成为大道的一份子。

简单来说,如果将修行看作是在一条大道上行走并一步步抵达终点。

那么每一名修行者走过的路都会在此大道上留下印记。

如果你所走的路是别人已经走过的,并且被留下痕迹。

比如说我们所在的地方,每一条路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代表着是其他人走过并标识过的。

在修行中,这就是其他人的‘道’,如果有一条路是你自己走出来的,别人没有走过,那这条‘道’最初留下的印记与痕迹就是你自己的。

殊途同归,每一条‘道’的终点指向一致。

‘道君’之境只是修行路上的一个阶段,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趟出来的‘道’抵达‘大道’的终点。

所谓凝聚‘道果’,说白了,就是将自己修行的理念及掌握的一切知识汇聚在一起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吁~~!”

张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此时的他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无数的灵感在思维中跳动、迸射,此起彼伏无有穷尽。

原本布满迷雾的前路,如今却像大风将迷雾吹散,清晰地显露出自己所要走的路径。

张克有种预感,只需数百年,自己便能成就道君之境。

‘传道、授业、解惑’,这素来是修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日张克便得到了‘传道’与‘解惑’,对于修行者来说,救命之恩都未必及得上这种指点。

为何大宗门的弟子中常常会出现惊才绝艳的天才,除了资源与传承,这种口口相传的指点也是极其重要的。

此外,飞鸿真君有一点说的没错。

道是‘因’德是‘果’。

‘天道承负、因果报应’,做人做事要符合大道规则。

‘道果’之中也蕴含着‘因果’之意。

既然承受了飞鸿真君的巨大好处,只要他所立下的战争契书中没有明显的错漏,张克决定不再抵制其在此界立下【契幡】。

有些债能够早点还,还是快点还了的好。

不过,他还有一个疑惑想要请教一下。

张克思索了片刻,朝着飞鸿真君拱手道:

“飞鸿道友今日之言令如意茅塞顿开,获益匪浅,只是有一点还有些不解,想要请教一下,不知妥否?”

飞鸿真君敏锐地察觉到张克的态度,心头微微一笑。

“如意道友尽可直言!”

张克受抚下颌略做思考,开口道:

“对于‘道果’之意我已有所了解,但却又有一丝疑惑。

请问,如果你所走的路已经有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