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行动!
杨定认为,现在的时机还不够成熟,要是黄小佩不主动拔自己衣服,自己绝不能轻举妄动,看来有些时候,被动远比主动好。章,几个工作人员实在找不到应该分送给谁来处理,向政府办公厅分管副秘书长汇报以后,副秘书长找上了汪正东。
作为分管商务、信息建设、农林渔业的副省长,汪正东要是也不知道如何处置,便可以请示省长李延江,因为省长信箱向来是有应必答,有诉必回,有建议必表明政府立场。
汪正东在办公室里快起来,不过度越放越慢,要不是副秘书长就站在一旁,他可能会拍案叫绝,这篇文章的字眼虽然尖锐,不过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
作风问题和**问题,关键不是怎么查怎么反,而是怎么转变政府职能,缩小领导个人权力,把每一级政府,都建设成为一个大的便民社区。
其实这些事情领导们都不知道吗,只是治标和治本,治标是开端,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怎么来治本。
这篇文章的作者显然不知道,拿这次省里的整风反腐来讲,汪正东知道,这就是在治标,治标只是一个铺垫,因为现在的大环境还不够成熟,远远没有到可以立刻治本的那一步。
汪正东认为,这作者有些太直接了,有这种想法不是什么坏事儿,但从侧面来看,不是否决了全省正在进行了纪律整顿吗,让政府进行改革,让纪委做的事情成为败笔,这得得罪多少领导呀。
汪正东是爱才之人,难得遇上一个有志之人,汪正东问道,“这名作者,有他联系方式吗。”
副秘书长回答道,“没留,不过好像是实名,汪省长,您看最后右下角,那里有他的名字。”
汪正东翻到最后一页,看了看右下角的一串小字:丰台县三桥镇杨定。
杨定!
三桥镇杨定!
汪正东回想起在锦州市企业家座谈会时召见杨定的情景,这小子可真不让人省心呀,事情不是坏事儿,但做法太冒昧了。
这内容可以口头向领导汇报,文章可以表去一些学术论坛和杂志,为什么要到省政府的官网上来,这不是在挑战政府的威信吗。
省长信箱是公开的,很多群众都可以上网看到这篇文章,明眼人一看,都会觉得所言有理,但其实呢,政府领导不知道怎么做吗,当然知道,只是时机未到。
要是这条建议政府不处理,便会有人觉得政府在回避着什么东西,陷省里于锋口浪剑之上。
要是别人写的东西,汪正东可以不理会,说不定还要查下去,有思想没脑子,这人也不能成什么大气,让他自生自灭,自己可以不找他麻烦,有领导把他揪出来。
不过是杨定写的,汪正东确实要护一护短。
汪正东想来,你写就写吧,非把自己名字落上去,还把三桥镇也写上,怕别人不知道你是谁吗,你杨定以为你可以凭这一篇文章进入领导的法眼吗,法场还差不多。
汪正东一直没有说话,副秘书长只能站在桌前等候,听候指示。
两分钟后,汪正东说话了,“把这文章从省政府官网上删掉,告诉你下边儿看过这篇文章的人,没有人问起,不要在外边儿提,得有政治觉悟。”
副秘书长其实很仔细的看过内容,汪副省长的安排确实合理,政府早晚得向文章里提到的方向进行转变,不过现在不是时候,变也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在现阶段看来,这样的文章就是站在省里作风整顿的反面,否定这次大规模的内部整风。
“好的领导,我知道怎么做了。”
汪正东坐在椅子上,仰头闭目,是时候找杨定谈一谈了,他一心为民的思想是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成为一个有良知的领导,好玉还得要好的工匠来磨,自己可以当这个工匠。
省政府官网在之后的半小时内,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处理,不过遗漏的地方,他们并没办法处理。
官网上别的内容都可以彻底抹去,不过省长信箱里的东西,是有备份的。
为了管理各省民众的诉求,京城市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各省的省长信箱都有备案,每一条信息传上去,自动会进行备案,既然省里的页面已经删除。
每一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都会在各省里意见里筛选出几条,交给有关领导审核,秘密体察各地的民情和民意,一举双得,还可以了解各省在处理群众问题上的做法和态度。
汪正东给女儿打去了电话,作为他这样的身份,而且和杨定并没有直接表明干爹干儿子的特殊关系,他自然不能给杨定打电话。
所以汪正东告诉女儿,周末让杨定到锦州市家中来一趟。
刚挂上电话,又有一个来电进来,汪正东一看,是登河市委书记陈卓榕。
“陈书记,你好。”
陈卓榕的语气有些紧,“汪省长,出了些事情,丰台县的严崇喜突然心肌梗塞,目前在登记河市区的医院里,还没有脱离危险期,不过我秘书已经打听过了,严崇喜的心脏一直有些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