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才安排(2/3)

作者:一夜星辰天
比如魏罃手中的这份帛书,孙伯灵便依据魏国、秦国以及西北方向蛮族的势力划分,提出了从关中进军之外的一条道路。

那就是派遣大军征伐义渠、乌氏,在夺取其优良土地建设马场的同时,对西部的秦国形成东、北两个方向包围。

一旦形势成熟,魏国便可以在派遣大军从关中向雍城进攻的同时,另外调遣一支由骑兵所组成的快速突击军团从秦国北部直插雍城。

看到孙伯灵在这份帛书之中所设想的战争结果,魏罃的脸上却是泛起了一丝笑容,他仿佛已然能够看到秦国疆域全部归入魏境的那一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视线就这么一直看着,目光从未离开,直到许久之后魏罃这才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这份帛书。

抬起头来与自己的相国对视一眼,魏罃当即吐出了一声慨叹,“果然如同相国所言,这位孙伯灵确实是天下少有的大才。若是能够得到此人,我魏国原本就强大的军队,必将如虎添翼。”

“君上识人之明,臣心中感佩。”面对着魏罃与自己对孙伯灵一般无二的判断,公孙颀当即说道:“启禀君上,臣以为此人在谋略、征战之上的才能已然是当今天下少有。”

“臣自问若论征战之事,臣不敢稳稳压过这位孙伯灵,比他多的不过是一些经验罢了。”

“若是此人能够入我魏国并稍加历练,未来担当掌一国征伐的司马一职却是极为合适。”

话说到这里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公孙颀当即带着笑容说道:“臣还有一事想要禀报,君上可能不知这孙伯灵与我魏国上将军乃是师出同门。”

对于公孙颀禀报的这一则消息,前世已然经历过一切的魏罃自然是心中有数,更为准确地说他是亲身经历了这一对师兄弟从亲密无间到反目成仇的全过程。

事实上若是要说清楚庞涓与孙伯灵之间的恩恩怨怨,也不过是两人之间差距不断缩小而让庞涓心中产生了不平衡罢了。

就好比面对一个穷亲戚的投奔,富有的一方一开始必然会是十分热情地款待,以此来彰显自己的顾念旧情的品质。

而当这一位穷亲戚因为一些事情获取了越来越多的财富之时,原本双方较为融洽的关系也势必会因为差距的逐渐缩小而日益恶化。

更何况作为富有一方的魏国上将军庞涓,从来都不是一个心胸开朗之人。

若是你在穷困潦倒、无依无靠之时求助于他,他一定会竭尽全力来帮助你;

可若是你渐渐变得强大、甚至让他感受到了威胁,他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对你痛下杀手。

很明显前世的魏罃便是庞涓手中的一把剑,替他完成着消除孙伯灵这个先友后敌的祸患的任务。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在经历了前世的种种之后,魏罃却是有信心从原本的长剑转变为执剑者。

无论是庞涓这柄锋芒毕露的利剑,亦或是孙伯灵这柄幽芒暗藏的宝剑,魏罃都有信心将他们化为腰间佩剑,助力魏国征战天下。

心中念头来到此处,魏罃当即带着满脸惊讶说道:“哦,竟然有这种事?”

惊讶过后,魏罃脸上的神情随即化为了笑容,“既然如此师兄弟同列我魏国朝堂,倒是一件佳话。”

“君上所言极是。”

在说完了孙伯灵这个未来极有可能成为魏国大司马人才之后,魏罃和公孙颀的视线却是转向了另外一个人。

这一次魏罃却是没有先去看手中的另外一份帛书,而是直接将目光望向了对面的公孙颀。

“正如相国所说,这个孙伯灵确实是胸怀韬略,只是不知道另外一位大才如何?”

面对着魏罃投向自己的询问目光,公孙颀当即躬身一礼道:“说起来这位大才,君上之前还曾与其亲自交谈过。”

“与其亲自交谈?”

魏罃听完公孙颀所说的这一番话语,心中先是有几分疑惑浮现,然后似乎是突然想到了一些什么。

“如果寡人没有记错的话相国所说的,应该是那位齐国临淄士子徐言吧?”

“正是此人。”公孙颀一声赞同之后,当即沉声介绍了起来,“此前此人在与君上交谈之时,臣便看出了此人的不凡。”

“通过他所书写的那份帛书,臣以为此人在邦交之上确实是有独到之处。”

“俊朗的面容让人一见便能够对他心生好感,利落的口舌令他能够更加容易地说服旁人。”

“而从其人所书写的这份帛书,更可以看出此人对于天下诸侯之间的微妙关系更是知之甚详。”

“臣以为若是能够稍加历练,君上派遣此人为使者前往各国游说君主,必然无往而不利。”

魏罃在将公孙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