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和薛蝌的关系虽然亲近,但是他显然也不会为对方做任何决定。
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并不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
尤其是这件事和他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虽然可能说是为了对方好。
但是这个借口其实有的时候,真的很让人烦。
别说他们只是堂兄弟关系,就是父母亲,恐怕也会容易引起逆反心理。
你想为了别人好,就真的是为了他好?就真的能为了他好?他就真的能够愿意接受这一份好?
说到底,你说的也只是你想的,你要的,而不是人家想要的。
你之砒霜,彼之蜜桔。
再好的关系,这么搞,很可能最后都会出现裂缝,甚至不可调和。
因此,薛蟠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将打探到的各种消息,如实的告知薛蝌两人。
至于最后他们怎么选择,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到时候是好是坏,苦果甜果都由他们自己尝,自己承担。
听了薛蟠对翰林梅家的描述,薛蝌和薛宝琴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问道,
“堂兄,你认为这梅家如何?”
不得不说,这人啊,就是如此矛盾。
有的时候,不想别人替他做主,但是又忍不住的想要听听别人的建议。
如果采纳了建议,一旦等日后出现问题,又会埋怨出主意的人。
甚至你就算是不出主意,等他做出决定,最后有了问题,也会想你当时怎么不拦一下。
“翰林梅家,我基本没有接触,就这一次打探的消息而言。”
薛蟠虽然并不想给他们建议,替他们做决定,但是一些分析还是要说的,要是什么都不说,那就会显得太过薄凉了,
“梅家因为是新崛起的家族,底蕴浅薄,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关系简单,为人虽然有投机取巧,却也还算有底线,能力方面不好说,但是去稳扎稳打,”
说了一下梅家,薛蟠顿了顿,又道,
“至于梅家公子,长相还不错,只是却有一般书生的通病,身子骨比较单薄,学识方面虽然并不出众,却也达到了一般水准,进士不敢说,一个举人还是没有问题。”
“至于为人方面,性格应该还好,也没有太多的恶习。”
.......
薛蟠说了一大堆,但是细听之下,却并没有说梅家和梅家公子到底是好似坏。
但是听了薛蟠的描述之后,薛蝌两人却是有了决定,
“堂兄,我们决定等过几日,先投贴上门拜访一下,若是他们并不反悔,那......”
薛蟠了然,薛蝌显然对梅家还是比较满意的。
只要对方不悔婚,他们就会同意这一桩婚事。
其实这也正常,虽然在薛蟠看来,梅家不行。
尤其是原来轨迹中,他们悔过婚。
但是薛蝌他们并没有先知先觉。
而且,那个时候,四大家族风雨飘摇,明眼人一看就是一条破船,趋吉避凶,人之常情。
在一个薛蝌他们到底是古代人,讲究的便是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婚姻是薛父定下的,只要对方不反悔,只要对方问题不大,他们也不好毁了先父的身后名。
而且,他们这一次之所以上京谈婚论嫁。
其实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冲喜,以及给母亲一个交代,让她安心。
所以,这个时候,要是拒绝了这门亲事,他们的目的就不可能达成了。
相比梅家,他们还算是知根知底。
不然,这个时候,哪里再找一个更好的?
就算是找得到,人家就愿意?
就算是愿意,短时间内?也成不了。
这和现代,直接闪婚,领个结婚证可不一样。
古代的婚姻可是十分繁琐,什么三书六礼,一套搞下来,小半年就过去了。
“既然如此,还是让母亲下帖子请梅家夫人过府一叙吧。”
薛蟠心中一阵庆幸自己没有替薛蝌他们做决定,不然现在可就尴尬了。
到时候,人家薛蝌是听他的还是不听?
不过,不管听不听,肯定都有隔阂。
他自己倒是不在意,但是架不住别人会多想啊。
既然薛蝌有了决定,薛蟠要做的就是给他最强辅助。
因此,想了想,薛蟠就拒绝了薛蝌上门拜访的事情。
一方面是因为薛蝌一方到底是女子,上赶子的买卖不是买卖。
求婚,求婚,重在一个求字。
女方还是矜持一些的好。
虽然薛蟠觉得无所谓,但是这个大时代背景下,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注意一下。
不然日后,面对妯娌就会低人一等。
在一个,在薛家宴请梅家,也是一重考验。
一方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