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雍王、高太吉、戴远志等雍党骨干已被下狱,但雍党毕竟人数众多,占据了朝堂官员过半之数。为了朝政稳定,肯定不能将他们全部扫地出门。>
兼之祭天台上高太吉虽然咄咄逼人,玉玺丢失一事却是并未坐实。若是做得太过,反倒显得朱晟心虚。>
因此,朱晟并未将雍党斩尽杀绝。>
临时召开的朝会上,朱晟对群龙无首的雍党进行了一番恩威并施的敲打,顺理成章的让他们让出一些掌握着实际权力的关键位置,而后反手将这些空出来的位置作为奖励分给了保龙一脉。>
秦枫、蔡健等一众都察院清流言官虽未获得实际好处,但从朱晟对其态度的转变来看,都察院扬眉吐气指日可待,被雍党压迫不敢作声的日子则是一去不复返矣。>
朝会散场已是亥时,忙碌了整整一天的朱晟未见丝毫疲累的模样,精神奕奕、兴致昂扬的朝御书房快步走去。>
雍党垮台,朝堂原有的格局被打破,必须尽快建立起新的平衡。>
以老首辅刘传芳为首的保龙一脉崛起已是必然之势,却必须有其他的势力对其制衡,否则难保日后不会成为第二个雍党。>
数来数去都察院都是最合适的人选,可他们虽有超强的战意却还显得有些势单力孤,若在加上苟延残喘的雍党,应该就差不多了。>
留下雍党制衡保龙一脉,这也是朱晟没有赶尽杀绝的原因。>
帝王眼中没有所谓的善恶、对错、忠奸,他只在乎下面的臣子是否有其存在的价值。>
维持朝廷各方势力平衡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时不我待,朱晟再去御书房的路上就已经开始在心中构思具体的操作手法了。>
御书房遥遥在望,朱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便在此时异变突生。>
一眨眼的工夫,夜空竟然变成了白昼。>
朱晟抬头四处观望,很快便发现皇宫南方相聚不远的地方升起一道金黄色冲天光柱。>
眼看那光柱越升越高渐有冲破云霄的架势,却是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又瞬间消失。>
四周的光亮退去,重新恢复黑暗,夜幕中的朗月和繁星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依旧孜孜不倦的努力散发着微弱的光辉。>
“那个方向…是缉仙司。”>
朱晟遥望光柱出现又消失的方向,口中喃喃低语。>
“陛下,老奴刚刚收到宫外传来的消息。下午的时候,乾坤观圣女慕容秋水砸了缉仙司的招牌,恰巧被小荣捕遇到,打了慕容秋水一个耳光后将其下狱。青阳道人进入缉仙司要人,不知里面发生了什么,离开的时青阳道人和慕容秋水的神情都颇为慌张。据说慕容秋水还在街上大哭了一场。”>
魏琳附在朱晟耳旁低声汇报道。>
“荣非擒住了慕容秋水?你怀疑刚刚那道光柱是荣非搞出来的?荣非也是修士?”>
朱晟皱眉问道。>
“下午之事具体如何老奴还不清楚,不过荣非就是一个普通人,并没有修行过,这点老奴却是可以确认的。”>
魏琳言辞凿凿的肯定道。>
“不是荣非,那就一定是余总捕了。如此声势浩大的异,想来应是余总捕的修为更进一步。可喜可贺啊。”>
朱晟目光闪烁不定的低声道。>
回到御书房,朱晟第一件事便是让魏琳磨墨。>
在御案上铺开宣纸,手执浸饱了墨汁的狼毫,沉吟片刻挥毫泼墨,缉仙司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一蹴而就。>
吹干墨迹,朱晟将宣纸递与魏琳道。>
“拿去命人连夜制成匾额,要最好的木料和金漆,明日一早敲锣打鼓送去缉仙司,由你代朕去给挂上。”>
魏琳领命离去不久,一名内侍站在门外禀报道。>
“陛下,太子和齐王殿下求见。”>
“让他们两个滚进来。”>
朱晟冷着脸哼道。>
过不多时,两个小小的人影出现在御书房门前。朱晟拧眉看去,却是被两小只的造型搞得一愣。>
只见朱允、朱琰两个小人儿赤着上身、后背用细绳系着两根荆条。>
跨过御书房门槛后,两小只便单膝跪地,扯着嗓子吼道。>
“儿臣年幼无知,险些铸成大错,请父皇责罚。”>
“臣弟年幼无知,险些铸成大错,请皇兄责罚。”>
“这是何意?”>
朱晟指着荆条不解的问道。>
“这是一个典故,叫负荆请罪。”>
朱允咬着手指奶声奶气的答道,见朱晟还是满脸疑惑,朱琰便把将相和的故事讲了一遍。>
“这是昨日荣非讲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勇于承认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