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二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订!)(2/2)

作者:酱油拌历史
加强的同时,诸葛亮也将定罪的标准定的很严格。

像那些连坐之发诸葛亮尽皆废除。

不知者不罪,更是被诸葛亮亲手写进《蜀科》中。

正因为有着公正严明的论罪标准,所以当《蜀科》颁布后,不仅没有因为严酷的法律而遭到百姓的排斥,反而那些百姓非常拥戴《蜀科》。

也正是借此,得到了百姓拥戴的刘备,才真正意义上的平定了益州全境。

可以说,无《蜀科》这部法律为统治基础,益州就没有后来的动员能力,能支撑刘备打赢汉中之战。

面对这本治国法典,刘阐自然有了解过。

按刘阐之前的想法,只要刘章不知道他发起叛乱这件事,所以将来哪怕他失败被擒,也不会牵连到刘章。

因为之前凡是有人犯下叛乱或者其他大罪,诸葛亮基本都是按照“不知者不罪”这个原则去定罪。

这是明明白白放在世人眼前的事,若不是有这等事实在,益州上下也不会如此拥护《蜀科》。

但可惜,刘阐因为利欲熏心,忘记了一个很关键的事,那就是刘章的身份敏感。

这样的身份,哪怕刘章不做什么都容易引人猜疑,何况他的儿子如今还发起叛乱。

如今糜旸当面拆穿了他的这种妄想。

“当年诸葛公制定《蜀科》,乃是为了安定人心,造福百姓。

其中不知者不罪更是为了避免造成冤假错桉,不想枉造杀孽。”

“但没想到他的这一番苦心,却让你以为有可趁之机。

想用其所创之法,妄想颠覆诸葛师亲手所创之清平之世。”

“刘阐呀刘阐,你真是其心可诛!”

“吾告诉你,不管你之前是不是真的认为这事不会牵连振威。

但如今你反迹已现,无论于情于理,你父都难逃一死!”

当糜旸这么说之后,被击碎妄想的刘阐,脸上瞬间浮现了悔惧之色。。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