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公安缺粮 司马入营(2/3)

作者:酱油拌历史
比差强人意,但在个人胆气这块,他还是有点父兄风范的。

这时关平想起了方才糜旸怒骂孙权的那番风采,他嘴角流露笑意,对糜旸言道:

「子成方才桉前叱骂孙权,真是大快人心。」

其实在鲁肃担任大都督时,江东言刘备借荆州不还一事,还未曾发生。

鲁肃之前在世时,讨要的也只是南郡,从道义上来说,不算过分。

可是在鲁肃死后吕蒙执掌江东大军后,所谓的借荆州一事,就渐渐开始流传起来。

一开始关羽为了维护孙刘联盟,只将这当做笑话听。

岂不料在不管之下,这流言愈演愈烈,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许多不明事理的人的观点。

发展到今时,这个流言更是被孙权当做起兵偷袭荆州的借口。

真是可笑至极。

往日里关平就一直对这流言深恶痛绝,却苦于无机会反驳,今日糜旸所举正好完成了他的愿望。

而等糜旸今日之语流传出去后,加上孙权今日被糜旸拆穿真面目后恼羞成怒的的反应,势必就会让那些流言渐渐不攻自破,也会让荆州民心更向着刘备一方。

说实话,糜旸今日骂的也很是舒心。

但他今日能骂的孙权毫无辩驳能力,并不是他口才有多好,只是他站在了真理一方。

公道自在人心。

哪怕孙权与吕蒙可以通过流言,扰乱一部人的看法。

但清者自清,史书昭昭,荆州的真正归属权,在千百年之后,自有公论,何况今日。

这时糜旸对着关平言道,「今孙权突然来公安,且今日吕蒙并未现身,或许吕蒙已不受孙权信任。」

糜旸没说吕蒙已经病重这件事。

毕竟他知道这事太过令人匪夷所思,孙权知道就好。

面对糜旸的这个判断,关平颔首表示同意。

糜旸不至于说因为吕蒙病重而不能视事,就对城外的江东大军放松戒心。

更不会因为孙权现今执掌大军,而变得无所畏惧。

只不过一个大敌倒下了,还是令其心中颇为轻松的。

关平同意后对糜旸言道,「怪不得之前吕蒙一直按兵不动,不曾退兵,原来等的便是孙权到来。」

「吾料想孙权此来公安,定是因为吕蒙大败而心中恼怒,亲来公安执掌大军以图复仇。」

「若如此的话,则城外江东大军,一时难退呀。」

关平话语中对孙权来公安的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个最符合常理的推测。

因为关平并不知道吕蒙病重的消息,所以他不知道先前吕蒙不退兵的真正原因。

他在根据目前所有信息的推测下,只能得出符合逻辑的以上推论。

虽然糜旸知道关平推论有不符合事实之处,但是他对关平所推导出的结果,也是认同的。

糜旸与关平都不知道孙权来公安的真正原因,毕竟这段时间以来,公安被四面围城,内外消息不通。

任这两个人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一向不显山不漏水的糜芳,为了儿子竟然会想出使出反间计,来扰乱江东内部。

况且退一万步讲,哪怕糜旸与关平知晓了孙权来公安的真正目的。

但今日孙权身为一个势力的君主,却被糜旸那么痛骂。

想来孙权这时已经将糜旸当做眼中钉,肉中刺,欲要除之而后快了。

很有可能会转守为攻。

猾虏这个蔑称,乃是历史上陆逊用来辱骂刘备的。

刘备在被陆逊这么骂后,他那种涵养好的人都忍不住要和陆逊死磕,何况心胸并不宽大的孙权。

在糜旸与关平都意识到这点后,关平这时有些担忧得说道,「子成,城中粮食已经不足了。」

在听完这句话后,糜旸的脸上也浮现了凝重之色。

荆州今年有疫情,又因为关羽之前相持日久的襄樊大战,本就处在缺粮的境地中。

在以往荆州各郡县一有多余粮草,多运往前线补给关羽大军,公安城中并没多少余粮。

当然公安作为防备江东的重镇,原本是有数月存粮,当做战略储备一直不妄动的。

哪怕那时关羽再缺粮,也从未打过动这些存粮的心思。

但当初公安城中只有守军三千,如今公安城内外却有近万大军。

再加上糜旸俘虏了不少江东士卒,现在公安城中的军户人数是以往的三倍。

军粮消耗的速度,也是以往的至少三倍以上。

本来按照原本关羽定下的两月守城期限,哪怕公安城中存粮不多,也是足够支撑万人吃喝两月的,但可惜后续时事的变化太快了。

在内部消耗增大,而友军却无法运粮补给的情况下,公安已经快到了缺粮的境地了。

要是江东大军就一直在外围城,死守不退,不出月余,公安城中的粮食就会耗尽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