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2/4)

作者:酱油拌历史
,当曹操坐在王座上之后,他正好能从高台上看着对面汉军大营的所有场景。

果然,当震耳欲聋的魏军欢呼声传到对岸的汉军大营中时,汉军大营中突地闪起无数火光。

似惊慌,似察看。

对于这一幕,曹操很满意。

汉军大营中的关羽等人在听到那壮大的“魏王”欢呼声后,就纷纷来到岸边往对岸看去。

当他们看到对面灯火通明,礼乐大作时,就知道是曹操在举办元旦宴会。

随后关羽等诸将,一下就明白了曹操要在迟尺之外的对岸上,举办元旦宴会的意图。

关羽见因为那数万声魏军气势高昂的欢呼声,令己方士卒开始有些慌乱之后,他立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孟德既然要来攻心这一套,那他奉陪到底。

关羽立即命人前去召集,军营中高嗓门的士卒......

在魏军壮大欢呼声之后,整场元日宴会拉开序幕。

主管接待宾客的谒者,将宗亲及两千石以上的高官一一领到魏王曹操台阶之下跪拜。

在跪拜之后,这些曹魏高官为曹操献上寿酒。

在献酒时,献酒的大臣先将寿酒跪授魏王的侍中,而后再由侍中将寿酒跪置王座前。

魏王曹操对这些寿酒可选择喝,可选择不喝,依献酒的大臣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而定。

对于那些宗亲献上的酒,曹操纷纷脸露笑意一饮而尽。

但献酒的大臣,一定要饮下自己那杯。

在献酒之后,本来便是献礼环节。

但曹操崇尚节俭,之前他为避免献礼造成臣子互相攀比导致贪污,所以将这一环节给舍去了。

在献礼环节后,高台上的谒者跪奏:“臣某等奉觞再拜,大王万年!”

谒者一说完这句话,高台之上所有的大臣亦齐齐出来跪奏此语,当诸臣跪奏此语完后,高台之上礼乐大作。

自此正式的宴会才开始。

当魏王曹操开始进膳之后,跪地的诸臣才敢纷纷入席开始进食。

而许多歌姬舞姬也纷纷在谒者的带领下,开始为魏国君臣献艺。

凌汉台之上,魏国君臣既有美酒佳肴入口,又有曼妙舞姿所欣赏,脸上尽皆流露着陶醉之色。

曹操在陶醉之余,亦时常观察着对面的汉军大营。

他今日于数万敌军之前,大摆宴会,纵酒高歌,这是表达他对那数万敌军的一种蔑视。

他便是要用今夜的元旦宴会来告诉对岸的关羽,来告诉天下人,莫要以为取得了几场小胜,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真正留有余力的是他曹孟德。

而这亦是曹操为关羽设下的诱敌之计。

若是关羽以为今夜他会因为举办宴会而放松警惕,从而想要夜袭,那就正好遂了他的心愿。

他可还有数万大军,此刻正枕戈待旦着。

因为酒精的麻醉,令曹操的情绪此时很高涨。

在礼乐的伴奏下,他执着敲打起了食桉上的酒杯,口中开始吟唱起他的得意之作《龟虽寿起来。

当曹操那动情的吟唱声响起之后,全场的歌舞乐声都很识趣的停了下来。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随着曹操的歌声飘荡在高台之上,高台上的诸臣亦纷纷开始执着敲打桌桉应和曹操。

这首《龟虽寿乃是曹操统一河北后,赤壁之战前所作。

那时候他虽然已经五十几岁,却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天下一统在望。

因为感慨过往,又因为展望未来,曹操作了此篇。

如今又是一次南征,有感而发的曹操不禁想起了这首乐府诗,将其吟唱了出来。

曹操此时吟唱这首诗,也是为了激励自己,毕竟今日过后,他已经六十六岁了。

而在曹操的吟唱之下,高台之上诸臣亦皆心有所感。

曹操已经不年轻,他们这些跟随曹操鞍前马后数十年的臣子,年华也已经不在。

本来今晚的元旦宴会发展到这一步,每一步都在曹操的预料之中,但可惜曹操他千算万算,却唯独算漏了南方的糜旸。

或者说之前,糜旸的存在根本就没入了他的眼中。

就在高台之上君臣欢乐的时候,一封来自江陵的急报已经送到了高台之下。

信使在来到高台之下后,立即找到了他的上官,向其禀报了一则紧急军情。

而那名上官在听到这则军情之后,当即脸色大变。

他见高台之上魏王正在大宴群臣,他有些迟疑要不要将这则紧急的军情上报。

但想到魏王那严厉的军法,延误军情可是死罪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