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宗学(2/3)

作者:雁九
,看着露出的端罩里子,看着这青不青、白不白的色儿,有些不习惯。

舒舒也跟着起了,晓得他为什么不习惯。

皇子端罩里子是金黄,宗室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跟固伦额驸端罩里子是月白。

九阿哥转头跟舒舒道:“这去哪儿说理去?爷封爵,大朝时反而要往后排班了!”

私下里叙家礼,皇子们按照序齿来排班。

正式大朝的时候,就要按照其他规定。

未封爵皇子,视同和硕亲王,排班在诸王之前。

封爵皇子,按照爵位排班。

这大朝时的衣裳,也就要按照爵位来穿戴。

舒舒看着九阿哥道:“一年到头,也没有几次大朝,爷忍忍就过去了。”

九阿哥点头道:“也是,爷就是凑数的。”

平日里朝会,都是小朝多,宗室王公除非有实缺,否则并不需要这么多人齐聚。

今日不同,有刚依附的外藩王公入朝,还有宗室与百官为明年皇父五十年大寿上表。

吃了早膳,何玉柱挑了灯笼,九阿哥就走了。

到了前头,十阿哥也是一样妆扮。

兄弟两个看看对方身上的端罩,都是簇新的。

入冬以来,这还是头一回大朝,兄弟两个平日穿戴,就都是旧端罩。

“不说没留意,这看看咱们,三哥也有两身端罩啊,那怎么老穿旧的?袖子都磨秃噜毛了?”

兄弟两个上车,九阿哥后知后觉地想起这个。

十阿哥道:“许是跟咱们一样,穿惯了貂皮,不习惯狐狸皮吧!”

九阿哥看着身上的长毛,道:“礼部的人怎么制的规矩?不是应该貂皮在前头么?”

十阿哥道:“总算不错了,没让咱们穿猞猁皮、豹皮……”

九阿哥不由失笑,道:“说的也是。”

宫里的侍卫按制就是各种猞猁皮跟豹皮端罩。

少一时,马车在西华门停了,兄弟两个下车,进了紫禁城。

太和殿广场上,灯火通明。

已经有不少人在排班,等着进太和殿。

九阿哥眼睛尖,抬头就看到三阿哥正拉着四阿哥低声说话。

九阿哥就带着十阿哥上前。

“三哥,您这是说什么呢?”

九阿哥说着,打量他两眼,道:“听说您昨儿醉了,还担心您今儿起不来,看着倒是没事了。”

三阿哥想着酒醒后听福晋说的话,讪笑着移开眼,道:“没醉,酒量还没到呢。”

九阿哥似笑非笑地看着三阿哥。

三阿哥清了清嗓子,道:“我正跟四阿哥说呢,你也可以听听,世祖皇帝时开始设宗室官学,都是对付着,教长也好,教习也好,选任也没有例,宗室子弟入学,除了国书跟骑射,其他功课也没有定制……”

说到这里,他又道:“宗学位置也没有固定的官舍,挪了好几次,听说很不成样子。”

九阿哥听了,带了认真。

这是正经事儿。

是他关心则乱,忘了还有宗学这一茬了。

这是世祖皇帝时的恩典,各旗设宗学,未封宗室子弟十岁以上都要入学习国书。

除了上三旗之外,下五旗的旗主,本也是本旗大宗门长,所以宗学多是设在王府别院之类的地方。

这银子开销是宗人府拨出来。

几十年下来,各旗宗室人口繁衍生息,子弟多了,宗学也有些荒废,并不强制子弟入学了,而是听任各家情愿就学读书的子弟入学。

正蓝旗的宗学,在安郡王府别院。

九阿哥想到这个,就觉得不太好,道:“既是官学,皇家的恩典,不是当从皇城里拨官房更好么?连内务府子弟的官学都设在景山,这宗室官学怎么反而要在皇城外了?”

三阿哥解释道:“当年各旗划地而居,宗学自然也在各旗地中,方便各家送子弟入学。”

九阿哥道:“您也说那是当年,此一时彼一时啊,不说别的,就说弘晟入宗学读书,以后每日从大西边到西南,不够折腾的,倒是比咱们去六部更远呢。”

三阿哥跟大阿哥一样,下旗到镶蓝旗,只是在修建郡王府的时候,镶蓝旗没有空余的官房,王府就坐落在正红旗。

正红旗在京城正西边,镶蓝旗在南边。

三阿哥点头道:“说的也是,是够折腾的,回头你们家老二入学的时候,也是从大北边到大南边。”

四阿哥在旁听着,看了九阿哥一眼,道:“皇城的官房还有空余的?”

宗学能设在皇城里自然更方便。

九阿哥道:“不空着,腾退就是了,反正都是官房……”

不少跟着王公下旗的包衣,依旧留在皇城里,这也不合规矩。

还有那些抬旗的旗属人家,明明另赐了宅子,依旧是占着内务府的便宜,不肯腾退皇城的官房。

自家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