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3章 相门女(2/5)

作者:怪诞的表哥
人来。”

说着,李林甫咳了几声,补充了一句。

“本相门下,还不至于连个人才都没有。”

李岫有些为难,道:“陈希烈、杨国忠见风使舵之辈,消息又灵通,阿爷该不必指望他们了。至于苗晋卿、宋遥,孩儿听说……张垍招他们到中书门下了。”

李林甫有些震惊。

须知,苗晋卿、宋遥一直以来就是他的心腹,尤其是在拽白状元案之后,苗晋卿坏了名望,难以拜相,李林甫便给了他更大的信任,没想到相府才显出些权威衰败之端倪,这人就叛了。

“阿爷?”

“把我的册子拿来。”

李岫一愣,顺着李林甫的手指看去,从桌案的屉中拿出一本册子来。

他把册子打开,见到的是一个个的名字,第一个是“裴光庭”,之后是裴耀卿、张九龄、严挺之等人,整整两页,都已被用墨水与丹砂划掉了,原来是这些年他阿爷除掉的敌人。

裴光庭这名字李岫是有些陌生的,想了想之后才回忆起来,裴光庭的妻子就是武三思的女儿武凤娘,阿爷就是从与武凤娘通奸开始青云直上。

“拿来。”

李林甫接过那小册子,展开到后几页,眯着老眼看去,看剩下那些还没被他除掉的名字。

父子二人都知道,朝堂上有能力、有声望的人才,几乎都在这上面了。王忠嗣、颜真卿、李泌、薛白……李泌的名字已经用墨水划了一下,以示已罢官了。

过了一会,李林甫抬起手指,指了指其中一个名字。

——韦见素。

“用他吧。”

十多年来,李林甫虽然疯狂打压有可能拜相的人选,奈何大唐人才太多,总是有些漏网之鱼,韦见素便是一个。

韦见素出身于京兆韦氏,很年轻就进士及第,先帝还未登基时就在王府任职。资历老、声望高、才能足,但一直被李林甫压着,直到房琯外贬,才得以任给事中,不久前才出任检校工部侍郎,在朝中实权并不高。

李岫道:“可是,韦见素一直都不依附阿爷。”

“迁他为尚书右丞。”李林甫缓缓道:“让他出面,替鲜于仲通拿出一个平定南诏的计划来。”

说罢,他疲倦地闭上眼。

李岫明白他的意思,右相府现在缺的是能与各方节度使包括哥舒翰、王忠嗣、鲜于仲通都说的上话的人,且有才干、有声望,能够替相府拿出一个圣人满意、朝野接受的策略……其实,薛白才是最适合的人选。

至于韦见素,只是临时找来的一个才干很不错的官员而已。

~~

皇城,门下外省。

大堂中响起温和而从容的声音。

“南诏之事,右相略有疏忽,恐将影响攻吐蕃之大局,朝廷亟待平定南诏,故而圣人命我平章中书门下事。钱粮上,还须国舅多多支持。”

“好说,好说。”

“剑南节度使早晚会是鲜于仲通的。”张垍略压低了些声音,道:“这一战之后,王忠嗣的势力不会留在剑南。”

他正在极力拉拢杨国忠,杨国忠也并不难拉拢,只要舍得给好处。

几句话之后,此事便谈成了。

张垍于是转向韦见素,笑道:“会微兄,可算时来运转了,我已向圣人举荐,欲任你为吏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

韦见素已年愈六旬,坐在那是最像宰相的一个,抚须点了点头,颇为矜持,但也没拒绝张垍的好意。

为官者,哪怕岁月蹉跎,但谁没有经世济民的志向?

正在此时,有官员匆匆入内,低声禀道:“驸马,公主来了。”

张垍愣了愣,心里十分不高兴,但也只能去见宁亲公主。

夫妻二人才见面,他便低声提醒道:“你万万不该来皇城,圣人最恨皇子公主干政,你跑来,会坏了我的前途……”

“好你个张垍,在你眼里,是前途重要还是我重要?!”

若在往常,张垍实不愿搭理这妇人,但如今他心里有了期盼,反而要哄好妻子,免得她添乱。

于是,都四十多岁的人,他却还要温言柔语地道:“自然是你重要。”

“那你何时回府?我们设个宴,邀十八娘夫妇、张泗夫妇,还有李珍他们来,永王也想见你。”

张垍心里又是一声叹息。

他今非昔比,有了实权,真的不想再与那群纨绔来往了。

但为了快些把妻子哄出皇城,他也只能耐着性子,道:“你先回去准备,我处置完公务便回。”

“才任官,能有多少公务?我等你。”

“不必,我一会还得先去给颜真卿接风洗尘。”

“你可是驸马,且还拜相了,大唐开国以来也没几个这般人物。如何还去给那等小官接风?”

张垍无奈解释道:“我无根基,正是用人之际。何况颜真卿才干名望不凡,更是薛白丈人,我得礼数周全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