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九十一章 王对王(2/3)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
成功,但名声上难免会受到影响,如今则完全不必担心。

“话虽如此,但若是让敌军打到境内,难免会对我赵国造成破坏,影响国内的发展,我觉得还是趁早出兵,御敌于国门之外比较好。”栗腹说道。

“楚国可能会出兵攻打彭城,应该尽快提醒廉颇将军做好准备。”赵胜提醒道。

“大王,韩魏联军不如就交给末将吧。”乐毅抚摸着胡须,笑着说道。

“大王,其实末将比望诸君更适合。”田单上前一步,大声说道。

其余众将没有人请命,朝中论资历和能力,没有人能比得过乐毅和田单。

而且韩魏联军足足三十万,除了乐毅和田单之外,也没有人敢保证一定能够获胜。

“韩魏两国由寡人亲自率军迎战,望诸君和都平君随寡人出征。”赵括沉声说道,“通知都武君,只要守好彭城即可,寡人会尽快击败韩魏两军,率军支援彭城。这一战,是统一中原的最后一战,寡人希望所有人都能提起精神,将事情做好,不要出现任何差错。”

“诺。”诸位大臣闻言,顿时精神一震,齐声说道。

统一中原,这可是几百年都没人能做到的事情啊,马上就要在他们手中完成了!

而他们这一代人,也将被记录在史书上,供后人传颂!

“朝中大事就交给相国了。”赵括看向蔺相如,俯身一礼。

“臣一定会守好邯郸,等待大王凯旋。”蔺相如回礼道。

“信陵君可愿随军,为寡人查漏补缺?”赵括看向魏无忌。

“臣正有此意。”魏无忌笑着说道。

“大王准备征派多少大军?”乐毅俯身说道。

“不用征派大军,城外不是还有五万大军吗?寡人带四万上前线即可,剩下一万留着守卫邯郸。”赵括说道。

“大王,那韩魏联军可是有足足三十万大军啊,四万怎么够?”赵胜连忙说道。

“是啊,大王,再征派一些大军吧。”赵豹也劝说道。

刚刚还说是最后一战,可别到时候出了差错。

赵国又不是没有人,完全没有必要冒险。

“我赵国将士各个以一当十,四万足够了。”赵括挥了挥手,示意众人不必再说了,“大家都回去准备吧,通知将士们,三日后出征。”

说完,赵括也离开了大殿。

“唉。”赵胜叹了一口气,有些责怪的看着蔺相如和魏无忌,“你们也不知道劝劝大王,都这个时候了,还要以少打多。”

“放心吧,大王既然这么说,肯定是有把握的。实际上,大王用兵才是最稳的。”乐毅笑着说道,也转身离开了大殿。

“父王,您要率军出征吗?”第二天,彬找到赵括。

“母亲告诉你的吗?”赵括问道。

“嗯。”彬点了点头,期盼的看着赵括,“父王,我……能不能跟您一起去打仗?”

“想上战场了?”赵括笑着看着彬。

“嗯。”彬重重的点了点头,晃晃手臂上的肌肉,“孩儿今年已经十八岁了,可以上阵杀敌了。”

“那你就跟在寡人身边吧,到时候可不要被吓哭了。”赵括拍了拍彬的脑袋,笑着说道。

“孩儿不会被吓哭的。”彬握着拳头说道。

“父王,我也想……”赵政见状,连忙说道。

赵括瞪了赵政一眼,赵政顿时脑袋一缩,将后半段话咽了回去,不敢说话了。

彬好歹虚岁满十八岁了,赵政才多大?

怎么可能让他上战场。

“上战场是别想了。晚上过来,父王考考你功课做的怎么样,如果过关,寡人可以让你选一个地方担任县令。”赵括揉了揉赵政的脑袋。

“真的?”赵政眼睛一亮,虽然没办法上战场了,但是当个县令也不错啊!

“父王会骗你?”赵括说道。

“那父王尽管考,凡是老师教的,孩儿都学会了。”赵政自信的说道。

“先说好,如果县令没当好,百姓有怨言,可是要受到处罚的。”赵括说道。

“那当然。”赵政大声说道。

……

三日后,赵括率领赵军出征,全城百姓收到消息,纷纷前来相送,直到赵军全部消失在地平线上,大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大王,刚刚收到消息,魏王也选择御驾亲征。”刘平禀报道。

“魏王居然会御驾亲征?”赵括有些惊讶,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上一次魏王御驾亲征,还是在河西之战,被秦军大败,如果不是他率兵救援,可能连小命都保不住。

之后魏王再也没有亲征过,即便是大梁保卫战,都不曾亲自指挥。

这次居然还敢御驾亲征。

难道这几年在偷偷学习兵法?

“据说魏国和韩国不少将士对攻打我赵国都有些不满,晋鄙和暴鸢多次上书劝谏魏王和韩王,魏王非常生气,便决定御驾亲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