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3章 大隐隐于市的贸易组织(2/3)

作者:如意键盘
小白:“来,给我俩拍一张。”

跟在一旁的余思归,马上就端起了相机:“一、二,”

江山、江小白:“茄子!”

一张拍完、又换上了二叔和小鱼。

一家人嘻嘻哈哈的,在交换了好几个组合后,围在一旁的一队外宾终于忍不住了。

“xcuse me,”其中一位米国人民笑得特友好:“可以和你们合张影吗?”

他们高低是没想到,中国的古典服饰居然如此耀眼、贵气。

尤其是在一片缤纷彩灯的映衬下,帅得都没边了。

听见对方的提议后,江山什么话也没说。

下一秒,假模三道的比划了几下手里的绣春刀。

尽管没一招是正规军,但糊弄糊弄外宾还是没问题的。

果然,几个花招耍完后立刻见效,又有几位本就蠢蠢欲动的外宾走了过来。

也向江山提出了合照的请求。

“ adies and gentleman,”

这个时候,余思归从包里拿出了一块4见方的告示牌:

“艺术合影每位5元,看中哪位演员在我这报名……”

话音刚落,多位外宾就围了过来。

敢情还是个付费项目,怎么不早说呢!

1980年,相比高出我国140倍的人均,这小小的“5元”对于米国人民来说真不算什么。

于是,边忙于收钱、边兼职帮顾客拍照的余思归,很快就忙不过来了。

见此情景,一直立于不远处的黄永钰、王世襄,满脸惊讶的相互看了一眼。

“5块钱拍一次,居然也有人愿意?”

王世襄踮着脚瞧着:“关键生意还挺兴隆的呢!”

“既然这样,”黄永钰脚步一迈:“咱们也别闲着了。”

“走!”

很快,在两位老同志的加入后,九龙壁前的古装合影生意井然有序的壮大了起来。

面对不断来图个新鲜的海外游客,余思归、王世襄像俩公交车售票员一样,左手指间夹着钱、右手记着人名。

两人嘴里的日、英、德语随意交流切换,哪哪都不耽误。

而另一边,刚为江山做过豆腐和冰棍儿的黄永钰,正在用粤语向香江游客科普锦衣卫不是太监的历史文化。

瞧见这架势,刚赶过来看热闹的侯主任都愣住了:“到底还有没有这帮人不会的?这也太离谱了吧!”

“群众中有高人啊,”卢局长也没想到这队同志,竟能如此丝滑的对付外宾:“关键这帮人还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哪份钱都赚得得心应手。”

经他这么一提醒,侯主任才注意到了余思归和王世襄手里夹着的钱。

许是实在拿不下了。

下一秒,一沓扎眼的外汇券,被他们揣进了小皮包里。

看见这幕的侯主任惊了:“卢局,我怎么感觉这钱比文汇冰棍儿还好赚。”

“我也觉得,”卢旭章感觉此计甚好:“连成本都省了。”

人工对他们来说都不能算是成本。

“多组织些人手,再多找些服装,”卢局长脑子赚得飞快:“不光是这,故宫、颐和园都可以布置几个点……”

就在二位旅游局的干部旁听学习的时候,身着飞鱼服的江山又领着自己人向下一个景点走去了。

“走,”卢旭章向前一指:“我们跟紧点。”

下一站,早已经摸熟套路的江山,赶在7点时来到了永安桥旁吊放大型盒子灯的地点。

“三叔,”江小白最爱看的就是这灯:“我要举高高。”

小白嘴里喊的举高高,其实就是骑在三叔的脖子上。

很快,就在江山和江河抱起俩孩子的时候,全场最精彩的盒子灯终于开始表演了。

一层层绽放的彩灯,在群众们的惊呼声中亮出了一出出好戏。

西游记、封神榜、白娘子、天官赐福、天女散花……犹如开盲盒一样精彩的内容,引得四周围观的外宾,赶紧举起了相机。

尽管已经看了好多次,但江小鱼和江小白还是睁大了眼睛使劲瞧着。

“好玩吗?”江山捏了捏小白的包子脸。

“好玩,”江小白用力的点点头:“三叔,今天还能买小兔子吗?”

“还买兔子灯?”

江山实在是搞不懂,小白为什么如此喜爱兔子灯:“那姐姐今天想要什么?”

江小鱼摸了摸胸前的璎珞挂件:“我想吃糖葫芦。”

这一会,面对四周小女孩们羡慕的目光,小鱼儿就算没吃糖葫芦也已经甜丝丝的了。

“二叔,买了糖葫芦还能买兔子灯吗?”江小鱼忽然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买,”二叔揉了揉小侄女的脑袋:“还想要什么?一会二叔挨个给你买。”

开玩笑,就刚刚九龙壁挣得那些外汇,里面还有俩孩子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