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七十二章 你在屋里干啥呢!(2/7)

作者:武文弄沫
而吃钱的大项目,居民区项目的资金也要面临枯竭。

上级拨款的第一笔资金即将用磬,而挪用的其他项目的预算资金正在填补这个大窟窿。

当初集体会议计算好的居民区项目成了沉重的大包袱,如果这次不解决掉这个问题,那么下半年轧钢厂的生产工作一定会受到影响。

到时候上面追究责任,谁都跑不掉。

当然了,李学武可算不准大领导的目的和对李怀德说了什么,他坐在办公室里也都是猜测。

本来打算借着结婚请几天假休息一下的,但他的请假条在李怀德那里便卡住了。

虽然他跟李怀德沟通了一下,签过了,但在厂长杨凤山那又卡住了。

最后是书记杨元松给他打了个电话,讲了轧钢厂当前的形势,不允许他请假休息。

结婚是个人大事,但轧钢厂的事是组织上的大事,孰重孰轻不容质疑。

李学武无奈,这一次的波折,他本不想参与其中。

但人在局中,身不由己。

厂长杨凤山的几次报告中都提到了李学武的名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关于李学武的双预案的,有关于李学武所提出的联合企业解决方案的,有关于保卫处的先进管理经验的。

在即将到来的年中总结中,厂办所调查的,轧钢厂所有部门中,保卫处的成绩位列榜首。

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因为保卫处作为基础服务部门,是最难出成绩的。

而且保卫处的性质也决定了这个部门在工作中难以获得工人的认可。

可事实上却恰恰相反,轧钢厂工人对于保卫处在地震中的勇敢表现,对保卫处在治安案件中的严肃认真,对保卫处在安全巡逻、维稳保障、消防安全、预案演练等工作成绩有更高的评价。

厂报纸上经常能看见撰写保卫处日常工作的文章。

比如用火用电安全宣传、防盗抢处置措施、应急预案处置、治安案件的警示和打击力度等等。

这在日常宣传中无形地为保卫处在厂里的工人心目中树立了正直勇敢、工作认真、友善服务的正面形象。

谁敢说保卫处都是赳赳武夫的?这正治头脑有多厉害,那些成绩被甩在后面的谁敢这么说。

李学武的形象越来越模糊,对他个人的评论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他带领的保卫处走到了前面。

以前都说保卫处的李学武怎么怎么着,现在却变成了李学武带领的保卫处怎么怎么着。

别看话语中的顺序变了,这目标也变了的,李学武跟保卫处关联的越来越紧密。

直到有一天,保卫处所获得的成绩反哺到李学武身上的时候,就是李学武根基大成的时候了。

中午吃过午饭,李学武也没休息,带着保卫处所有科室的一把手下去检查工作。

这种明面上的调查主要是给一线队伍制造压力,也给他们带去关注。

告诉一线队伍,上面的管理者在看着他们,也在盯着他们的工作。

有了错误会惩罚,有了成绩会表彰。

检查不一定是偷偷摸摸的,就看怎么利用好人的心理。

李学武的书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有好的评论,也有不好的评论。

好的说李学武开创了一个学科体系,为打击犯罪份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不好的则是批评李学武太过究极人心,唯心主义要不得,更不能凭借这种玄而又玄的理论作为办案的依据。

还有说李学武是故弄玄虚,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贴金,年纪轻轻,急功近利的。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但唯一没人说的就是李学武的战绩。

所有的评论里没有一个质疑李学武的能力的,更没有人质疑李学武在书中所写的那些亲身经历的经典案例和相关案例的分析。

可以从初心,可以从利益等等角度批判李学武,但就是不能从根本问题,成绩上质疑他。

因为特么的这小子真有能力啊,打能打,查能查,关键几个大案子在他手里都给破掉了。

就特殊了解过李学武的人所知,光是已知的,毙掉的人就超过了两百,这都不算判刑的。

好么,怎么质疑?

先毙掉两百多再说?

“处长!”

李学武带着一众人来到了原料场检查,这边的保卫见着李学武他们过来,远远地便敬礼打招呼。

“辛苦了”

李学武给回礼的同时,也把综合办申请的几颗冰棍递给了值班人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