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33 十年后,看你怎么狂(2/3)

作者:八零阿涛
杨家庄周围的村子都种上了玉米,农民开始收拾田地,精耕细作,尽最大的能力将田地照料好,为的就是秋天收获的日子,能够多打一些粮食。

杨小涛同样在提升着自己的能力。

成为八级钳工后,杨小涛的工作不再固定,这让他有更多的时间自由安排。

不过,他也没忘记系统的任务。

成为工程师!

经过上次李怀德的事情,杨小涛就站在了徐远山的一方,所以有些事情他不得不加快进程,增强实力。

为此,杨小涛找到了徐远山。

“你要考工程师?”

“嗯!”

徐远山看着杨小涛,有些看不懂了。

这么年轻,就走到了工人的顶点,应该满足了。

但现在看来,八级钳工还不是他的终点啊!

不过,这更让徐远山看好杨小涛。

就像先前在车间里看书,学习英文,这种不断学习,不断前进,不满足现状的人,才是国家需要的人。

“工程师可不好考。咱们厂八级钳工还能找出来,工程师,也就三个人。”

“而且,工程师和钳工可不一样,这里面的东西我都不敢说懂,你要考工程师,可得做好心里准备。”

徐远山正色说道。

杨小涛岂能不知道工程师的难度?

这年头大部分的工程师都是从技术员一步步升上去的,而且成为技术员都是有学历要求的。

不识字,看不懂图纸的人就别想了。

好在,杨小涛这点符合。

“这个我清楚,先前我就在读高中,所以有些方面的基础。”

“就是对工程师的考核方式不太懂,还有想要一些专业书籍。”

“若是有先前考核的试题和答案就最好了!”

杨小涛刚开始说的时候,徐远山还没觉得什么,考核方式他也听说过,但专业书籍他也没有,最后的考核试题,这东西不是考核完就交上去了吗?

至于答案,不是直接公布成绩嘛,哪会给答案?

“这个我替你找人问问。不过,厂子里有几个技术员,你没事的时候可以去看看。也算是提前了解下。”

“这件事,我会打招呼的!”

徐远山最后还是同意杨小涛的请求,会给他留意考核的事情。

从厂长办公室离开,杨小涛回到车间跟王国栋提了一句,随后投入到工作中。

学习只是工作之外的业务行为,本职上的工作还是要完成的。

如此,过了两天,杨小涛就得到了徐远山的通知,自己随时可以去技术科学习参观,那里的主任也知道杨小涛的事情,虽然惊诧为什么一个八级工来他这里实习,却还是按照徐远山的安排来。

杨小涛第一次来技术科,进门的时候就觉得,这里跟后世的交易所似的,一群人趴在桌子上奋笔疾书,另一部分人拿着纸来回走动,明明不到十个人偏偏有种忙不过来的感觉。

“杨工?”

就在杨小涛站在门口不知道该不该进去的时候,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人从前面走过来,打着招呼。

“你好,我是三车间的杨小涛!”

“你好,杨工,我去技术科的主任张冠宇,你叫我老张就行!”

面对杨小涛这种八级工,张主任姿态摆的很低,但杨小涛可不敢看轻人家。

“张主任,您好!”

“我这次是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学习的!有什么事您尽管说,都是为了革命事业学习奋斗,还请您不吝赐教!”

“哈哈哈,好。不愧是八级钳工,这觉悟就是高!”

“走,我跟你聊聊这技术科的事!”

说着,两人往主任办公室走去,屋子里的人仍旧忙碌着,仿佛没看到门口两人似的。

杨小涛跟在张主任身后来到里面,随后说了些自身情况,让张主任刮目相看。

这年头,有毅力有恒心的可没多少。

现在不少工程师都是从技术员一步步提升上来的,似杨小涛这样从八级钳工“转业”的可没听说过。

不过,并不是没有特例。

像他们轧钢厂的工程师里,就有人被破格授予工程师。

只是,这个,貌似更难…

正因如此,张主任对杨小涛才更加看好。

想要成为工程师,不仅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大部分人能够在一条路上走到顶点就不容易了,还要在另一条路上有所建树。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