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四章(2/4)

作者:来自远方
和柴油驱动,让潜艇里的味道很难闻,碍于潜艇内部结构,最多也只能携带八枚鱼雷。

英国人应该庆幸,德国人的潜艇只能在水下十二个小时,否则,他们遭受的损失将是现在的几倍,甚至于几十倍。

无限制潜艇战造成的后果很快在协约国内部显露,各国的物资尤其是食物供应,变得更加紧张,连英国都开始了更加严格的食物配给制。前线士兵的伙食,也下降到了一个“糟糕透顶”的水平。大不列颠统治海洋之后,英国人从来没有为食物发愁,可是现在,就算是中产阶级也只能拿着饭盒乖乖排队。

运气不好的,排上一整天,也未必能得到够全家人吃的面包。

黑市变得更加兴旺,大量从美国和华夏走私来的货物,尤其是罐头和面粉,在黑市的价格高得离谱。

饶是如此,为了填饱肚子,英国人也不会吝惜口袋里的钞票。当英镑不再管用,黄金,首饰,怀表,瓷器,银制的餐具,开始大量流入黑市,其中有“收藏价值”的,将通过中间商的手,送往瑞士,再运回华夏。

将元首画作卖给商行的奥地利骗子,再没出现过,许二姐发誓,若是再被她看到这个人,她会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

英国人不再惧怕德国的齐柏林飞艇,高爆子弹和燃烧弹被战斗机使用后,速度缓慢,体型庞大的飞艇,简直成了战斗机最好的靶子。飞到伦敦上空的齐柏林,往往都被打成一团团巨大的火球。

好在德国人还有哥塔式双翼轰炸机,只不过轰炸机体型再大,携带的弹药数量也无法和飞艇相比,在1917年,德国对英国本土的轰炸,再无法轻易撼动大不列颠的神经。

唯一能让约翰牛紧张的,就是战场上的死伤和严重紧缺的物资。

所有英国人都在期盼商船的到来,中途出现的一些小插曲,却时常使人哭笑不得。

例如,一艘美国商船满载而来,卸货后发现,船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货物都是女士高跟鞋和各种化妆品,翻遍了货仓,也找不到一袋面粉和一盒罐头。

再例如,一艘华夏商船到港,满怀希望的将船上货物卸下,却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价格昂贵的丝绸。往昔,英国人曾狂热的追求东方丝绸,现在,毛毡毯子都比这个实用!只有对战场毫不关心的贵妇人,才会在见到这些时欣喜若狂,而她们的丈夫,恐怕只想哭。

期间也有日本商船,他们运来的东西更加让人无语。可以想象吗?一船瓷器!

这样的乌龙事一件接一件,但无论运到港口的货物是什么,都会被全部买下,若是这次不买,天知道下次商船会什么时候来。

东西不实用没关系,可以到黑市去交换,总是能找到用途。

法国的情况更糟糕,德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意大利也是如此。

本着打酱油顺便占便宜的念头加入协约国,却被推到战场南线,独自面对奥匈帝国和德国的进攻。意大利人非但没有得到预期的好处,反而因战争引起了国内经济衰退,工人大量失业,社会情况愈发不稳。意大利国王很后悔,他当初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和英法“搅合”在一起?

威廉二世已经被惹恼了,若想不被报复,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下定决心之后,意大利军队“超常”发挥,在进行了九次的伊松佐河战役中,对上奥匈帝**队,总算取得了一定战果,尽管他们每次的伤亡人数都比奥匈军队要多不少,而在德**队增援时,这个数字还会成倍扩大……

此刻,意大利正计划发起第十次伊松佐河进攻,无论如何,只有协约国取得胜利,意大利才能得到期望的战争红利。不过,意大利人还是失算了,就算同盟国被打败了,意大利也没捞到任何好处,之前承诺的条件,英国人和法国人完全没有兑现的打算。

习惯于戳盟友一刀的意大利面条,终于被盟友给摆了一道。

当然,现在的意大利并不知道会受到何种“待遇”,难得鼓起勇气,激-发出斗志的面条军们,正在为接下来的战斗做重要准备。

从尼德商行购买的头盔,大量药品,还有新式冲锋枪,都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发挥“巨大”作用。

至少,意大利人是这样认为的。

二月底,两艘载有华夏古董的商船再次从欧洲,这已经是第四批装船的“货物”了,此时,第三批“货物”还在海面航行。

随着欧战的再一次升级,也可称之为欧洲各国“最后的疯狂”,尼德商行的出货量和交易额都达到了“令人恐怖”的数字。

李谨言旗下的各家工厂全部开足马力,机器日以继夜的隆隆作响,运送原料和货物的车队排成长龙,关北城外的工业区,从未像现在这么繁忙。即便是在战争激烈的1916年,出厂的货物也不到如今的三分之二。

不只是北六省,南六省,西北,西南,中原,几乎整个华夏的工厂,在一夕之间都变得异常忙碌。农民种出的粮食,牧民饲养的牛羊,甚至是早些年几乎被市场淘汰的土布,都被大量收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