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没有放心,而且还略微皱了一下眉头。
这四人,当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黄百安还是一个教书先生,是经历过那次事件之后,才投笔从戎的。而其他三人,则比黄百安小十来岁,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更是青春萌动时期。特别是,从军校毕业受到吴佩孚的赏识和重用之后,更是觉得如果当年有他们在的话,就没有这档子窝囊事儿了。
对他们的这种思想,吴佩孚当然不能打压,甚至还有意识的进行一些鼓励。反正,他们现在也没有太大的实权,他需要的也是他们这一股儿冲劲儿。不过,现在需要他们的这股冲劲儿,不代表以后也需要,这也让吴佩孚觉得自己似乎应该让他们更多的了解一下实事儿了,而不能让他们一直呆在他这里,惯成了他们眼高手低的毛病。这样的话,他的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但是,黄百安的话依然让他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有些人,似乎天生就能够沉淀下来,没有多少浮夸,而黄百安显然就是属于这类人。现在,吴佩孚有些拿不定主意的是,是让黄百安依然和现在一样,在他身边做一个类似前朝的幕僚似的角色呢,还是让他回归军队,成为参谋部的正式参谋。
看来,过一段日子得和他好好谈一谈了。不过,他们四人是一同被他挑选过来了,这么多年下来如果单放黄百安一人离开,似乎对其他三人也有一些打击的说。看来,自己又得重新挑选新人了,又得有日子不习惯了。
黄百安的话,让原本自信满满的三人虽然不至于一下子把他们三人给打击得不行。但是,也让他们没有了先前的那份放松。确实,几乎是各个要害部门,都能够看到英国人的影子。如果,英美不支持的话,也不需要大动干戈,只要稍微懈怠一下,就能够对战局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
以前,他们也经常有惊采绝艳的建议,而这些建议肯定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吴佩孚一向是只说好听的,以兹鼓励。所以,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只考虑双方的硬实力,后勤之类的等等一系列的软实力他们几乎都没有考虑过。现在,听到黄百安这么一说,他们才现似乎自己等人以前从未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
不过,他们刚刚军校毕业,在参谋部还没有混迹两天就被吴佩孚给弄到了他的身边,而有了吴佩孚的宠信,他们也没有什么争权夺利的,即便是偶尔争争风头,那也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所以,黄百安这个一直低调的人,突然在这个时候给他们了一个当头棒喝,他们也没有生气,反而是一脸愧疚的表情,开始重新思索了起来。
不过,平日里没有在这上面下功夫,这仓促之间哪里说得出个一二三来?好在,还有黄百安在,这个平日里低调谨慎的存在,让他们见识了一下什么才是扎实。一条一条的罗列出来,然后开始了推演,而推演结果也让他们明白了,如果英美真的不支持他们的话,他们完全有可能在和张作霖的战争中得到一次失败。
而显然,这种失败也许不会让他们一败涂地,再无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让他们失去中枢那是毫无悬念的。因为,等到他们失去中枢之后,英美就不会在成为他们的掣肘,而是助力了。到时候,即便是他们地盘缩小了,但是实力也就随之回来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