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些不是很情愿。而郑海他们则带着一丝挑剔的眼光,去看那些正在进行比赛的士兵。
虽然,这些士兵的表现,让他们明白了,何谓是人外又有人,山外有山。有为何,如果官军真的大举进剿的话,他们唯有拍着屁股钻山沟了。虽然,其中不乏这样的战术确实是最省时省力的战术,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官军的实力比他们强。
不说装备上的优势,光是最基本的比拼,团队配合就不用说了,用一盘散沙来形容土匪,对绝大部分的绺子来说,绝对不会有任何过分的。再来看单兵素质,也许土匪里面的那些大炮头比一般的官军都要强。但是,在中层力量上,官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所以,郑海他们也并不是一味的挑剔,虽然嘴巴怎么饶人。但是,他们郑重的脸色,已然让人明白了他们的重视。而看到这一点,杜历也就越满意了,这也算是他这些日子以来最为揪心的问题了。
虽然,有些理论杜历能够说得一套一套的,但是杜历显然有着属于他的片面性,他对战争最直观的印象,还是影视以及小说中的描写。但是,影视小说显然有着属于他特别的修饰,而且或多或少都有着不可避免的个人英雄情节在里面。
所以,杜历本人也就不可避免的带上了这些情结。虽然,他一直在强调团队协作,但是究竟应该怎么协作,他基本算是没有太过建设性的建议。所以,也就导致了郑海他们心底深处,也有着这么一丝倾向。
对此,杜历虽然着急,但是也稍显无奈。毕竟,杜历总觉得,如果某件事情自己都不能够做好的话,还想要去教育别人,那实在是有些滑稽。就如同,后世华夏的那些个官员,自己**透顶,却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的讲着要如何如何反腐,岂不是可笑至极。
满意至极的杜历,转悠转悠就回家去了,至于郑海他们这群穿着明显刚刚才撕掉标识的将官服,在北大营是不是造成轰动,那么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面向公众开放的大比武,持续了五天,五天之后,在枪法和徒手格斗这两方面的比试就完全结束了。结束的那天,张作霖亲自赶到北大营,给笑到最后的柳元安和余耀山颁了奖状,以及每人一百大洋的奖金。
对于柳元安和余耀山两人来说,这一天是大丰收的一天,每人一百大洋的奖金,至少让他们的家人在一段时间内衣食无忧。而那个射击标兵以及格斗标本的名号,这让他们体会到了何为荣耀。
“怎么样?杜教官,这些人你还满意吧?”
张作霖在给优胜者颁奖,虽然按照杜历的意思,就按照体育赛事比赛的规矩,选择前三名出来,给他们一个在公众面前领奖的荣耀就可以了。但是,张作霖显然不认可,如果不是害怕过多,会取得反效果的话,他甚至希望让一百个人上台领奖。
而这个时候,杜历和张学良居然在台下专门为政府官员以及军方代表设置观礼台坐在了一起。而今天,郭松龄由于地位的原因,位置比较靠后,而少了他的存在,杜历和张学良两人还算是能够进行愉快聊天。
对于张学良来说,这几乎就是他的本能。即便是,他心里有些厌恶,但是只要对他们张家的统治有用,他都会予以包容。而对于杜历来说,则就是有些忘性大。杜历并不是容易一个记仇的人,刚开始的时候或许还搁在心里放不开,但是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淡忘。
“他们?算了,还是留给张师长您吧。”
老实说,这两天张学良的心情还是非常愉快的,从第四天开始,即便是比试输了的那些人,放到一支部队中去,也都是佼佼者。而这样的人,却即将成为新一军的一员,而且整个新一军的兵员,全都是这样的士兵,甚至是只强不弱,一想到这个张学良就兴奋得直抖,这个时候,不能再和郭松龄合署办公,自己需要处理那些繁杂事务的那些不爽也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然了,也不能说是一直都有一个好心情。比如说今天决赛的时候,他就有些小不爽。因为,他知道,按照杜历表述出来的意思,最优秀的那一批人,肯定是要送到他那个所谓特种大队去的,这让他肉疼得不行。
虽然,在杜历看来,他的特战大队是在新一军的战斗序列。但是,唯有张学良才明白,这仅仅是张作霖的一个小花招儿而已。
要知道,似乎从杜历来奉天以来,他提出的建议几乎都被张作霖给采纳了。最次的,也是把一些不符合实际的修饰一下而已。所以,杜历这些天享受到了绝对的尊崇。这让张作霖非常的忧心,生怕这种环境对杜历的成长有害。要知道,在张作霖看来,现在这个年纪的杜历就有如此见识,那么以后还了得?
但是,杜历的每个建议,确实都是挠到了张作霖的手心了。所以,张作霖又不可能为了拒绝而拒绝。恰好,这个时候杜历提出让他的特种大队直接归属张作霖的指挥,就被张作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但是,拒绝归拒绝,父子两私底下却已经说好了,杜历他那个特种大队,张学良只负责当保姆,任何调动都需要张作霖同意才有效。
所以,想到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