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现在,在杜历的鼓动下,第二次直奉战争并没有爆。虽然,张作霖控制的地盘没有如历史上那么广了。但是,他的实力并没有下降。毕竟,东北军的精锐没有受到损失不是。如果仅仅是这一点儿,还不能拨动日本人那敏感的神经。
但是,加上张学良的这个新一军,以及并未掩饰的,即将出炉的新二军,新三军就不一样了,这就足以让日本人把张作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他们不敢想象,以前张作霖尚且和日本人吹胡子瞪眼的,一旦张作霖手底下扎实了,那么其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这个时候,日本国内又不支持动战争,那么河井他们能够做出如此选择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日本人的动作,张作霖他们一无所知。没办法,想要打入日本人内部,获取日本人的情报,除了小说里面能够出现之外,也就等抗战全面爆之后,大量的真假汉奸出现之后才有可能实现了。
而杜历,更不是一个全能的神,他现在能够获得张作霖如此的信任,就在于他对于某些时局的‘洞察力’而已。那些历史书上没有记载的,杜历也就不知道了。更别提,这种由于他的到来,他的动作而引起的连锁反应,更不是现在的杜历能够揣摩到的。
现在的杜历,在奉天呆了两天之后,也就不顾张作霖他们的挽留,启程回去了。无他,这个时候,还是回去坐镇为好。虽然,郑海他们也是教官来着。但是,那些士兵在面对他们和面对杜历的时候,还是有所区别的。
有的事情,杜历在能够压下来,但是郑海他们就不一定了。毕竟,对于这些在各自部队里,一直都是尖子的士兵来说,全都有一些脾气不是。虽然,在杜历面前不爆,并不代表在郑海他们面前还不爆不是。
特别是,有一件事情让杜历有些担心。毕竟,杜历离开的时候,也就有一对决出了胜负。而且,取胜的原因,无非是获胜的那个小组的成员坚持到了最后。而当时杜历最大的期望就是,坚持到最后的,可千万别是在战斗力基本丧失殆尽的时候,遗留下的人数少的那个小组。
虽然,杜历如此的期望,但是他还是能够肯定,即便是如此他做出判罚,并且做出解释之后,那些士兵肯定会接受。但是,郑海他们就不一样了,即便是同样的判罚,那些士兵也会辩解。
而且,即便是杜历回去之后,给他们解释,他们也只会是认为,这是杜历为了维护郑海他们的权威,而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杜历才有了那么一丝丝的后悔,离开的时候,应该把规则细化,写成文字的。那样的话,也就没有了现在这份担心了。
当杜历赶回鹤镇的时候,已经有三对小组决出了胜负。其中,就有一对出现了杜历最为担心的情况,毕竟有着第一对在前面示范,当有一个小组在人数上陷入劣势的时候,也就在潜藏上面加大了功夫,然后寻机拉平双方在人数上面的差距。
如果,最后依然没有机会,或者说是依然实力不如人,那么他们就会选择深深潜藏,不在妄想和对方搏斗,选择了死耗的办法。这样一来,比试的时间也就再次延长,当杜历赶回鹤镇的时候,第三对也就刚刚分出胜负而已。
而前面两对,最后取得胜利的,都是第一轮的胜利者。唯有这第三对,第一轮的赢家变成了输家。更何况,他们输就输在没有耗赢对方上面。最后,他们虽然还剩下三人,而且这三人几乎是同时被抬下山来。但是,他们对手还有余力自行下山。
根据规则,当然得判最后下山的人所在的那个小组获胜了。但是,显然还余下三人的那个小组对这种判定当然不是那么心服,当下就和郑海他们呛了起来。而杜历回来的也算是恰到好处。虽然已经呛上了,但是还没有火气。
“吵什么?吵什么?别忘记了,他们是你们的教官,难道你们就是这样对待你们的教官的吗?”
由于,双方的争执,杜历回来的时候,除了哨兵之外,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要知道,对于这种事情,除了已经定下胜负的那四个小组之外,其他的全都盯着这边呢。毕竟,这和他们也算是有着切身相关的利益。
“教官,您回来了?并不是兄弟们对教官不敬。实在是,教官他们的判罚有误。我们最后还剩下三人,对方只剩下一人,也就足以我们的实力比他们强。但是,他们就凭那人能挨,比我后下山,教官们就判定我们输了,您来评评理,哪里有这种道理。”
围着郑海他们讨要一个说法的时候,那个小组的组长并没有出头,而是躲在最后面。毕竟,他要是出头的话,就很容易被郑海他们给拿来杀鸡儆猴了。但是,若是其他人出面,那么还有一个法不责众的惯例在上面顶着,然后他再在后面假意劝阻一下,可谓是进退有余。
现在,看到杜历回来了。先是,有了一丝短暂的惊慌。但是,紧接着就是一直庆幸的感觉油然而生。幸好,他没有主动闹事儿。当然了,他也得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不然的话,让杜历不分青红皂白的作了他们,岂不是冤得慌?
“呵呵,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