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章 英雄迟暮(1/2)

作者:老王大爷
韩枫这一动手,把张世军给惊着了。

一直以来,张世军代表的就是122师最强武力,这个称号已经好几年不曾动摇。慕名而来找他切磋的军中高手不计其数,不过都败在了他手下。

张世军是练的八极拳功夫,自古以来就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说法。他师从刘云樵,刘云樵的师傅正是大名鼎鼎的八极宗师“神枪”李书文。

这个“神枪”当然不是指的他打枪打得准,而是他一手八极大枪的功夫了。“神枪”李书文字同臣,是河北沧州盐山县王南良村人。他一生为人光明磊落,嫉恶如仇。他以登峰造极的精技纯功,镇邪恶,御外侮,以武扬威,誉满海内外。更因其枪法、拳术天下无双而得“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之美誉。

据民国时期《沧县志》记载:“李书文长得‘短小瘠瘦而精悍逼人’,在室内排掌击空,离窗五尺,穿纸震荡有声;用大枪刺壁之蝇,蝇落而壁地痕。铁锥入壁(土墙壁),力拔甚难,他以大枪搅之,锥即出。”

李书文的族人乡亲,常传颂他帮助乡亲收粮时,背对装运粮的大马车,直接用脚勾起80斤重的粮袋,挑过头顶,甩到大车上。他帮助乡亲们盖房上大梁时,可以用大枪将一棵棵檩条挑到房山上。

据跟随李书文学艺十几年的徒孙,清末宣统皇帝御前侍卫霍庆云回忆:“神枪李师爷的功夫,咱们练不了。他用大枪挑起八十斤左右的大车轱辘摇风车似的呼呼转。他经常这么练,毫不费劲。”

李书文一辈子收了不少徒弟,不过得了真传的就不多了,刘云樵就是其中一个。刘云樵是李书文晚年时候所收的徒弟,曾击败过日本剑道高段位名家太田德三郎,可谓武功卓绝。1949年刘云樵到了台湾,曾任蒋介石及其子蒋经国的侍卫队武术教官。他引退后创办台湾武坛训练中心,门生弟子超过三千人,遍及亚洲、美洲和欧洲。

如果说“神枪”李书文绝对是达到了暗劲修为的宗师,那刘云樵按照系统数据来看最少也是综合格斗能力接近90的明劲巅峰高手,甚至很可能也是暗劲级别的宗师,否则他绝对没有这么好的功夫可以被老蒋和小蒋都这么推崇。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张世军一见韩枫这几招出手就知道自己和他绝对没法比,应该说差得很远了。他在心里暗暗估计:就算是师傅刘云樵也不一定就有把握赢得了这个年轻人,或许只有那个自己从未过面的神枪李师爷才能打赢他吧?

战斗进行得非常迅速,韩枫这边除了他还有王森林这个猛男,下起手来一点也不拖沓,基本上都是一两招就干掉一个鬼子。很快,韩枫他们这些人就把这些鬼子兵全部干掉,然后跑过来和警卫连的兄弟们会和了。

“报告师长,727团独立营营长韩枫率部前来,请师长指示!”韩枫立正后端端正正敬了个军礼大声道。

王铭章笑了笑:“指示个屁!韩枫,你来得好啊!要不是你来,我这条老命今天就要丢在这帮小鬼子手头咯!呵呵!”

韩枫呵呵傻笑了一声,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张世军过来很敬重地抱了个拳,问道:“敢问韩兄弟是在哪位师傅门下学了这么厉害的一身咏春拳功夫?”

韩枫很郑重答道:“我师傅是广东佛山的叶问!”

张世军有点懵圈,他没有听过叶问的名号。

这也不能怪他,这时候很多武术家并不都像李书文那样走南闯北,他们往往都只在自己家乡名气很大,但这种名气基本上只限于本地。比如叶问在佛山名气很大,但他在距离佛山很近的广州就几乎没什么名气了。

不过张世军知道,这年头名不副实的武术家其实很少,毕竟这名声都是一拳一脚打出来的,就如他的师爷李书文一样。名气大固然是有真才实学,声名不显的武术家也未必就没有真本事。

就像他眼前的韩枫,这身本事就未见得打不赢自己师傅刘云樵,可想而知他口中的师傅佛山叶问,也一定相当厉害。

“请恕兄弟我孤陋寡闻了,没有听过令师的名号!”张世军这原本有些傲慢的话说得很诚恳,丝毫没有傲慢的意思,“家师刘云樵,本门师爷就是‘神枪’李书文!”

韩枫一看释然了,他早就通过系统测出这个张世军的综合格斗能力竟然有75,几乎和他挑战十个日本武士时候的实力差不多。他就还奇怪呢,怎么国军将士中会出现这么厉害的高手,原来是师出名门。

“久仰了!”韩枫抱拳道,“果真是名师出高徒!”

王森林过来看着张世军,有些不服气,粗声粗气道:“我师傅是海灯法师,张大哥,有空我们两个切磋切磋?”

韩枫听后哭笑不得,斥道:“你来胡闹什么?你不是张兄弟的对手!”

王森林对韩枫很钦佩,不过对其他人可不太服气,听了韩枫的话虽然不敢再说话,眼中的战意却是丝毫不减。

张世军当然看出王森林身负武功,而且还真不低,算起来也是明劲的修为,已经可以称得上登堂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