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章 特种部队(1/2)

作者:老王大爷
韩枫他们到乡下找了一辆板车来运送王铭章的遗体,这下没有任何牵挂,一个劲的赶路,终于在第二天傍晚赶到了台儿庄。

他们并不知道这一次韩枫干掉的竟然是日军第33旅团最高长官濑谷启少将,这可是日军自侵华战争爆发以来战死的最高级别的将领。早在他们离开滕县不久,整个华北的日军都为之震动了。

堂堂一个少将竟然在自己的指挥所里被暗杀,这是何等荒谬的事情?而且这些中国军人还带走了他们赖以宣扬大日本帝国皇军功绩的王铭章遗体,这对于日军来说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据说日军第十师团长官矶谷廉介中将闻讯后大发雷霆,把自己的几个作战参谋一个个扇了不下二十个耳光,差点要他们全体切腹为濑谷启陪葬。还有日军华北方面军最高司令长官冈村宁次大将闻讯后痛哭不已,几度晕厥。日本裕仁天皇得到这个消息已是两天过后,他下令全体政府官员为濑谷启佩戴白花以示悼念,并亲自书写了匾额“帝国荣耀”颁发给濑谷启少将的遗孀。

这一切都和此时的韩枫无关了,他已经站在此时台儿庄守军最高长官,也就是国军第31师师长池峰城的面前。

“韩枫,你干得太好了!”池峰城中等身材,长相很英俊,“你不光在滕县击毙三百多日军,还抢回了王铭章将军的遗体,我要代表台儿庄全体中国守军感谢你!”说完给韩枫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池峰城出生于1904年,此时不过三十四五岁,已是国军中将师长,可谓年轻有为。

在真实的历史上,池峰城率领31师守卫台儿庄,与日军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血战,几乎战至全军覆没,最后在27师和汤恩伯军团的援军到达之后全面反攻,终于造就了后来的台儿庄大捷。

傅作义是中国著名的“善守将军”,毕其一生,他的成名是“守涿州之役”,以少胜多,以弱制强,成就了他在旧中国军界的功名。抗战时,长城之役还是以守著名。傅作义颇以此自负,对国军中众多名将,他都不屑一顾。可是,傅作义看过台儿庄一役的战例报告后,曾这样称赞池峰城:“池将军是中国战史上一神人也。”

傅作义原不过是晋军中的一小小旅长,他凭什么后来步步高升,直至成为与阎锡山并肩的一方司令长官?他起家凭的就是早年晋奉战争中的涿州之役。傅作义守涿州,以少胜多。在内无供给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愣是把席卷河北势不可挡的奉军拒之涿州城外三个月。这在近代战史上成为可圈可点的一笔。

可是自从台儿庄战役后,傅作义便不再于人前夸耀自己当年守涿州的光荣业绩了。“我傅宜生自认论战守之策,当今中国独一无二,可是纵观台儿庄战例以后,便不好以此自谓,镇峨(池峰城的字)之守台儿庄,堪称史无前例,真神人也,宜生遇之当以师礼相待。”这是抗战时期,傅作义跟他的同僚们说过的话。

可以说池峰城将军就是台儿庄大捷的第一功臣,如果非要再加上一个大功臣与他相提并论,那就只有在滕县壮烈牺牲的王铭章将军了。

面对这个抗日名将,韩枫可不敢有丝毫怠慢,忙不迭的也敬了个军礼道:“池师长实在太抬举我了!身为一个中国军人,韩枫做这些事都是责无旁贷!”

“好一个责无旁贷!”池峰城看着韩枫的眼光中充满了欣赏之情,“现在我31师奉命固守台儿庄,我想请韩枫兄弟在我31师做个营长,不知韩枫兄弟可否屈就?”

韩枫却道:“池师长抬举了!我韩枫自认不是个当营长的料,之前也是火线提升,被王铭章师长临时提拔为727团独立营的营长,实际上那时候我们已经没几个人了,我也是赶鸭子上架不得已而为之。要我说,日军这次南下台儿庄,我们不能在城中固守,必须主动出击。池师长要是有这意思,韩枫我愿意当这个先锋官!”

韩枫自然知道正史中的池峰城从来就不是个只知固守的人,他在守台儿庄时多次组织敢死队袭击日军,打出了很不错的战果。

这一提议立即得到池峰城的赞赏,他摸了摸下巴笑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韩枫兄弟和我的想法一样,我也打算趁着日军南下立足未稳时,先派出小部队偷袭,搞他一家伙!我看过韩枫兄弟你的资料,厉害啊!不光是一身好功夫,还有三次成功偷袭日军军营的经历,真乃虎将也!不知道韩枫兄弟这次有没有具体的偷袭目标啊?”

韩枫道:“刘家湖村的炮兵阵地!”

池峰城知道在台儿庄以北五里左右有个刘家湖村,但他并不知道日军将在那里设置一个炮兵阵地,共有十门大炮。但他知道如果任由日军在这么近的位置排好大炮猛轰,台儿庄的中国守军必将遭受很大的损失。

池峰城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转身看了看地图就立即安排了侦察连的人到刘家湖村去侦查,然后面向韩枫道:“嗯,刘家湖村距离台儿庄仅有五里,果然是个很好的炮兵阵地位置,我相信你的判断,日军一定会在这里设置炮兵阵地。”

韩枫淡淡一笑,这时候当然是装逼的好时机,只管做出一副高深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