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二章 八骏宴 下(1/2)

作者:慕容鹉
本章副标题:再说说历史

…………………………………

“那么我们之中也唯有他堪称君子!”

众人顺着袁燕倏手指的方向一看……正是敬陪末座的黄宗诒公子。

“咳!咳!咳!”

他压根没想到自己姨父会把话题转到自己身上。而此时他嘴里面正好含着一口酒,听到这话又见到大家奇异的目光不由得吓了一跳,于是就被呛到了。

他一边不停咳嗽一边慌忙摆手道:“咳咳咳……姨父我哪算什么咳咳咳……君子啊咳咳咳……你这是消遣我咳咳咳……”

“呵呵呵……”我们的袁大师轻笑几声道,“授之,我不是消遣你,我说的是真心话。”

他环视众人正色问道:“在座诸君全都知道历史吧?”

这句话其实是废话?哈佛三杰那太知道历史了,其他人也是自小束发受教,还略通西洋典章,这些人不知道历史,那全世界就没人知道历史了。

只听袁燕倏自问自答道:“想那孔老……那孔丘是什么时候的人呢?”

“当然是礼乐崩坏之东周!”

“那他老人家要复的是什么时候的礼乐呢?”

“自然是宗法森严之西周!”

“那么维护西周宗法的君子又是什么人呢?”

“入则谦谦之文士,出则赳赳之武夫!”

“与之相较,我们这班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能克什么己?能复什么礼?我等谈何君子!”

“so……君子,也只有我外甥授之这样从过军的‘尖头曼’能勉强为之矣。”

说句真格的,袁燕倏觉得那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军队就非常滴“克己复礼”。

严重违纪一撸到底,犯了花案就被枪毙,这还不“克己”吗?难怪清教徒出身的王师特派团怎么瞧他们怎么顺眼呢。

划分家庭出身,把革命军人抬到首位,这不就是“复礼”吗?完全可以看做先秦两汉时期军功爵的现代复刻版啊。

当然啦,在座的国学大师们非常不认同他这个观点。

只听陈寅恪摇着头说道:“鸿渐兄,不得不说你这是在强词夺理。所谓世易时移,如今也不是春秋……”

“鹤寿兄,如今还赶不上春秋呢!”袁燕倏“噗嗤”一笑,毫不客气地截口道,“小弟知道你要说什么,无非是程朱理学的以礼至理,存天理去人欲罢了。”

朱熹把“克己复礼”中的“礼”上升到了普遍规律的“理”,这才推导出了“存天理,去人欲。”这一说。

“北宋之后的儒士们存来存去,存出了一个靖康耻,存出一个崖山恨,存出一个甲申变,存出一个庚子年,存到我们头上就是这么一个三千年之大变局……”

“要兄弟我说,儒家不是现在不行,而是很早就不行了。只不过以前能和儒家争夺意识形态高地的玩意还赶不上儒家呢……”

“蒙鞑和满虏这等蛮夷也没有比儒家更好的玩意,所以他们还能将就着用用。不过洋人一来,什么乾嘉派,什么湖湘派,什么宋学派,什么桐城派,什么调和派……”

“这些派那些派,派来派去全都派不上用场……”

“儒家这玩意要是有用,那我们现在就不该在纽约,而是洋人巴巴地来北平上海……不对,应该是汴梁杭州才是!”

吴宓听完这番话勃然色变,冷声道:“鸿渐兄,我来问你,要像你们说的那样要打倒孔家店,那么在此之后我们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吗?”

我们的袁大师猛地瞪大眼睛把他仔仔细细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之后,突然放声狂笑:“哈哈哈……”

他指着吴宓道:“雨僧兄啊雨僧兄,看看你授之与父母的发肤……”

在座众人可都留着一头短毛……那个短发,也全都没有留胡子。要是按照什么“身体发肤授之与父母”那一套,可谓忤逆之辈。

“再瞧瞧你穿的的左衽胡服……”

西式服装的衣襟是男左女右,据说这样男子方便拔剑女子方便哺乳。这正好和古代赛里斯人的男右女左相反,不然孔子怎么会说“微管子,吾将披发左衽”呢?

“对了,令尊令堂依然健在,老兄你却远渡重洋,说好的父母在不远游呢?”

“雨僧兄啊雨僧兄,按照你们儒家的标准,你还能说自己是中国人吗?!”

“你……”此言一出,吴宓气得嘴都哆嗦了,话也说不出来了。

倒是陈寅恪开口替自己的好友辩护道:“鸿渐兄,你这就有点强词夺理。儒家不在外而在内,不在物而在心,这便是我们东方文明之长处。君不见就在几年之前,西人之间杀得是尸山血海,整个欧洲差点要毁于一旦,崇尚外物之西方文明还是比不上着重内心之东方文明也。”

“哈哈哈……哈哈哈……”我们的袁大师听完这番话那是乐不可支,笑得都趴在桌子上了。

过了半响,他掏出手帕擦了擦眼泪,用一种很是瘆人的语调道:“鹤寿兄啊鹤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