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7章 海上巨山(1/3)

作者:来自腐圆的D
帝国号整整500米长的舰身可不是摆着看的。

然而实际上,德国人在设计之初的定位就不是战列舰,而是海上堡垒,采用核动力和柴油机混合动力,采用柴油机时便是普通的巡航速度,13节左右,当两个引擎满负荷运转时,它的航速才能达到30节。

主炮塔分布是前三中二后三,导弹发射系统在舰身中央和舰尾,一共是100枚对舰导弹,108枚对空兼拦截导弹,只要不是遇到电磁脉冲,火控雷达都能及时发现来袭导弹并做出防御,它的侦查范围只有一百公里,但受到的干扰却比探测雷达小很多。

其最有特色的,大概就是代表大舰巨炮时代的381毫米舰炮了吧,德国人认为381毫米已经足够,失去了研究406甚至420毫米舰炮的兴趣。

确实是威力过剩了,381毫米装载720公斤的特殊炸药,相当于一吨的威力,已经足够将各国主力战舰一发大破,连航母也不例外。

这次出航也让德国和中国警惕起来,叛军已经拥有了海军力量,既然如此,就应该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但是,说得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亚洲大陆上,除了中国和西伯利亚沿海,就已经几乎没有任何港口或者海岸属于德军或者联军,天上卫星全部失去联系,也没有任何一架飞机能深入叛军领空八十六公里远——曾经有一架中国侦察机飞到了八十六公里,可惜被击落了,这个记录就再也没有被打破过。

至于潜艇……

中国已经不知道派了多少艘潜艇出海侦查,偏偏遇不上叛军的舰船,同时他们也没有胆量靠近陆地,这种事德国人干过两次。

然后被击沉了两艘驱逐舰。

所以说就算叛军海军正在组建,不花点代价也许是发现不了的,这个代价可能是一架飞机,也可能是一整个德国战列舰编队。

在击沉那一艘叛军巡洋舰后,伯勒尔再次向前航行了一个小时,途中也有“威廉王子”号航母舰载机的全方位侦查护航(威廉王子就是威廉二世……以后简称为王子号航母好了,它的姊妹舰是“威廉皇帝”号,就是威廉一世,简称皇帝号……)

他们似乎没再发现有叛军舰船的气息,而此时的太阳已经西沉,在危机四伏的外海航行极为危险,进入2033年后,就再没有一艘船开过马六甲海峡,而且从南极的雷德尔港开向中国南方也压根不需要走马六甲,大部分货物都运往澳大利亚,通过更快的铁路运到澳北部,再乘船往中国。(这条航路的护航舰被德国海军从全护航削减到只有3艘,一艘航母和两艘导弹巡洋舰,那艘航母就是皇帝号。)

这片海域的危险可不是说着玩的,夜间视距骤降,帝国号的雷达完全废铁一块,战机也不能在黑夜中保证发现目标……

试想,在一片漆黑的海面上,到处都是面目狰狞的黑暗,战列舰开在海面上不仅目标巨大还对周边环境认识有限,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恐怖且奇怪的东西——喂喂那位同学,开灯并不能解决问题吧!

伯勒尔将军以舰队总指挥官的名义,向这支由两艘反潜巡洋舰,一艘超级战列舰组成的舰队发布转向命令。

帝国号由于舰体过长,转向一直是它的痛苦所在,经常要开最高速度绕个两三公里才可以绕180度,于是这就成了它的最大缺点,事实上它的转向舵非常灵敏,但是用其来带动一艘大到没天理的船,还是显得不够。

这次也一样,在速度20节左右转了差不多十几分钟才回过头来。



傍晚,海况忽然之间变得恶劣起来。

海上的风大得不像话,在帝国号那将近一百米高的雷达塔上,有一个水兵测到了将近9级的狂风。

海水好像被搅拌着一样,翻腾着,狂奔着,因为帝国号处于侧风面,巨大的海浪像猛兽一样撞死在帝国号的侧弦上,冲起十几米高的水花。

但坐在舰桥里的伯勒尔却感受着微微的摇晃,然后端起咖啡灌了一口。

不认真看的话,还真不知道这杯咖啡在晃动。

即使在台风里,帝国号也是稳如陆地的,要知道它是一艘战列舰,不可能因为这点风就摇摇晃晃。

伯勒尔看着窗外肆虐的狂风,还有砸在玻璃上却没有任何声音的海水,忽然之间感觉自己在看电影,完全没有身临其境的样子,外面灰黑的天空下吹着暴风,自己明明距离这么近,坐在一个软软的椅子上享受温暖的咖啡。

“舰长!”一个普通的水兵站到了伯勒尔面前,汇报道:“侦查雷达发生错位故障,损管部正在处理。”

“火控雷达呢?”

伯勒尔放下咖啡,反问道。

“总火控雷达处于正常开机状态。”

“嗯好,回去吧。”

他挥手让这个水兵退下,然后再次端起咖啡,准备将这些美味的饮料送进口中——

“轰”

突如其来的震动让他停下了动作,一阵闪光也冲进舰桥里,瞬间把伯勒尔的脸照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