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章 二十岁的将军(1/2)

作者:来自腐圆的D
糟糕又难熬的12月30日终于度过了,但是整个第二突击队都因为损失惨重而彻底瘫痪了,他们给佛森德里克将军发了一条简短的电报。

“行动成功,叛军指挥部遭重创。突击队减员三分之二,若没有人员补充,今后无法作战。”

佛森德里克将军也不是无情之人,他在电报中承诺给突击队补充以往两倍的补给,也不用他们执行任务了,但很遗憾,人员无法适当补充,他们说只可以送几个人进去。

突击队全员60人整,组建于2031年7月,第一次损失在2032年7月末。至2032年12月30日,全员阵亡40人,伤1人,有生力量剩余20人。

####::####

当佛森德里克上将出现在李玉上将面前时,李玉差点一口老血喷在地上,心中也一瞬间不平衡了。

李玉将军算是个年轻的将军,他已经三十多岁了,面前这个和自己国家不同,信仰不同,但军衔相同的佛森德里克将军,却只有二十岁,而且个头比李玉还高一大截,人家二十岁就是一米八几的,李玉三十多还是一米七五。

怪不得……这支部队叫做“日耳曼青年团”啊!真d都是青年。

李玉不禁在心里悲鸣。

“嘿!鲤鱼将军!腻浩!(李玉将军,你好!)”

佛森德里克稚气未脱的声音传来,操着一口并不怎么溜的中文叫错了李玉的名字,这让他不禁露出了复杂的笑容。但他也不是没礼貌的人,笑了几秒钟后,他用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标准中文说道:

“你好!佛森德里克将军!”

站在旁边的翻译随即把这一句话转变成合适的德语形式,叽里咕噜地说了一下,当佛森德里克点了点头时,李玉伸出手去,佛森德里克也马上明白了过来,与李玉进行了一次十几秒的握手。旁边的一群记者手中拿着像机,不停地发出“咔擦”的声音,记录下两只强大军队的指挥官握手的瞬间。

这是一次为了包围贺州而进行的战略会面,两支军队即将互相配合完成包围贺州,这个城市即将成为全球第一个遭联军和德军包围的叛军控制城市。

李玉和年轻的十几岁的将军交谈了几句后,他们进入了正题——两支军队要如何配合才能用最快速度包围贺州。

这是一个需要保密的战略问题,同时也需要使用专用的指挥室,他们很快地进去了,外面的记者也都三三两两地散开了。

这里,是广东的首府——大名鼎鼎的广州市,这里虽然遭到轰炸而显得有些破烂,但这里是联军重点防御的的城市之一,同时也在28集团军的防区之内,在这里防守的军队少说也有四十万,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不是弱鸡。

此时已经是下午了,二十八军依靠着人数优势和机动优势,连连突破叛军的阻挡,离预定的集结地点还有一百公里了,若战况不变,5天左右可以赶到。

从李玉和佛森德里克的办公室里看,这座被云雾包围的城市已经被围成了类似四分之一圆形的形状。

从好不容易得到的情报来看,叛军本来想动用第三方面军的主力来阻挡二十八军的进攻并顺便撤退,但一个原因让他们无法这样做。

首先,是贺州的战略位置。叛军用的是典型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战略,容易被穿插包围,不过一旦挫败对方的包围,就能轻易吞噬对方。这样做虽然能形成一片城市堡垒群,但一旦其中一个被攻破,旁边的城市都会陷入危险中。在叛军总指挥部下的命令中,也明确要求第三方面军不能撤退,必须死守贺州。

若是贺州丢了,处在南面的梧州也将面临危险,这两个城市丢了,叛军的整个南方战线将会面临崩溃,到时候可能要后撤几百甚至一千多公里来稳住阵脚。

而德国远征军第四“日耳曼青年团”在湘桂粤交界处的进攻也颇有成效,成功地拖住了叛军四万人的部队。

虽然说这一次战役才开始几天而已,但二十八军每天都在推进,一点点地把叛军第三方面军包围起来。

“鲤鱼将军!”

佛森德里克的蹩脚的中文传来,打断了李玉的思绪,而他那反应略迟钝的翻译几秒钟后才说道:“李玉将军,佛森德里克将军有事找您!”

李玉将军无奈地走到他的身旁,佛森德里克看了看他,又对翻译叽里咕噜地说了几句,看到翻译点头后,他才用加特林一般飞快的德语,指着地图开始了李玉听不懂的战略部署。

李玉不禁扶额在心中骂娘,这尼玛是人听得懂的吗,而且他那愣头愣脑的翻译也听得一愣一愣的,讲了半分钟,他才停下并碰了碰翻译。

还好他那翻译靠谱,马上将德语转变为流利的中文:“将军的意思是说……他已经用三万人拖住了叛军四万人,而他还剩下六万的可用部队,他想再调派三万人绕开叛军,抄远路直接支援你们,提前完成对贺州的包围。此外,他想问您,进攻城区的工作交给谁来做,青年团有过一次在广东的巷战经历。”

李玉再次扶额,自言自语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