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章 帝国英雄(1/2)

作者:来自腐圆的D
走进战地医院,惨叫声如同洪水一样涌入双耳,让吴奇哲感到有些头疼——加上之前那一下,更加痛了。

他要队员们分头寻找,果然找到了三个伤员,一个人腹部中弹,另一人腿部中弹,最严重的那一个被打穿了胸口,遗憾的是,另外几个伤员因为情况混乱,根本无从寻找,似乎已经葬身在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巨大坟墓里了。

而杨雨晨依然没有醒来,吴奇哲找到她时,一个级别不低的医疗官正用听诊器检查着她的心律,她的防弹背心和冬季大衣被解来,露出里面的白色衬衣。

“怎么样?”

吴奇哲问道,医疗官却回答说:“根本找不到原因。”

无可奈何,有什么办法呢?

反正吴奇哲没办法。

……

一直呆坐到了傍晚,才有了新消息。

德军伤亡惨重,阵亡人数达到了一万人,离云境之城的中心还有很远的距离,叛军的阵亡人数无从统计,但由于各种原因,粗略估计叛军的阵亡数大约是德军的数倍。

在一座被包围的城市里,主动权永远在进攻方手中,他们可以从容地进攻,不用担心后勤补给,但即使是这样,进攻方也需要付出惨重的伤亡,具体数量由敌军的实力而定。

第三方面军的主力和精锐要么就是在姑婆山的丛林中孤独求生,要么就是死在了茫茫的中国大地上,城内的叛军部队全都是没什么经验的二流甚至三流部队,更甚者还有不应该用于打仗的后勤部队。

这也是为什么城内叛军损失总是大于德军的原因,一边是没啥经验的新兵蛋子,一边又是一个军事帝国主力的精锐部队,战斗结果可想而知。

但叛军部队还是没有屈服,他们用了各种各样歪门邪道的办法来阻止德军的继续深入,正面硬扛被证明无用,但打黑枪啊,泼沸油啊,弄陷阱啊,这种事情是他们最拿手的,德军的主要伤亡也源自于此。

第四师想方设法地推进,拼着令人无语的伤亡,将叛军压进了市中心附近的区域,在这个过程中,德军士兵阵亡数最多,归咎于叛军的狙击手以及陷阱。

那究竟是怎样一片血腥的地狱,吴奇哲心里有底,他只是庆幸着,自己不用去填这个吞噬生命的无底洞。

巷战,象征着绝对的死亡,自从二战以来,每一次战役发展到巷战都会变成尸体遍地的地狱,可能你打死了一个叛军,第二秒你就会被子弹打穿脑袋,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很多人的身上,遍地尸体,已经是云境之城……已经是巷战中的典型标志。

“吴奇哲……吴奇哲!”

远远的就听到有人呼叫自己,吴奇哲转头看去,依旧是第二把手的何家俊,拿着一张纸跑了过来。

“司令部的……你看看!”

何家俊恭恭敬敬地把纸递给吴奇哲,他接过来看了看,嘴角慢慢地勾了起来。

上面是一条很简短的命令:“我履行之前的诺言,第二突击队,可以全部撤回后方休整,伤兵将接受后方大医院的治疗。”

“终于……终于离开这里了。”

吴奇哲不禁感叹,这是他在曾经的故乡居住的第15年,他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整整15个年头,云境之城也从当初的小城市变成了湘桂粤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里是他的故乡,但他又不想留在这里。

这,也许就是少年们不甘平凡的心吧。

^

2033年,1月6日中午。

第二突击队幸存的所有10名队员,全部返回了身处大后方的广州。

元首说过,亲自向他们颁奖,这是整个帝国都从未有过的事情,战争开始到现在也是头一次,而且这个莫大的荣耀不是出在帝国正规军,不是德国人,而出在了和德意志民族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中华民族。

赫尔德林的民族政策并不紧,比起他的父亲汉斯·希特勒以及阿道夫·希特勒来,真的算是对其他民族非常宽松了,当然,以色列不算赦免范围内。

吴奇哲结束了6个月的战争之旅,回到后方时也十分轻松。

三个伤兵运到医院后,有两个人需要住院治疗,只有一个人的伤势不算严重,处理包扎了下就没事了,所以他决定与其他人一起接受元首的接见。

至于如同睡美人一样的杨雨晨,就连一点点醒来的迹象都没有,全身检查后只看出她的大脑里有些奇怪的小东西,但那究竟是不是原因,也不得而知,只能让她躺在病床上,按住院的方式处理了。

……

在嘈杂却又干净的广州军区司令部住了一天后,他们基本上恢复了体力,1月7日,他们得以穿上第四师黑色的军装,在伟大的帝国元首前接受检阅。

赫尔德林早就已经对这支精锐部队的经历有所听闻,所以他抛弃了新秘书为他准备的演说词,再次使出他拿手的脱稿演讲。

一系列客套话后,元首就直接切入主题:

“那个……这一次呢,我也是来为你们颁奖的,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