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章 迎着炮火(1/2)

作者:来自腐圆的D
急忙爬到吴奇哲身边,从他手中抢过夜视望远镜,何佳骏顺着吴奇哲指着的方向看去,远处,便是一群在满是闪光的夜空下移动的黑影,成群结队。

坦克的巨大身影是可以清楚地被看到的,但从左到右……

中国人喜欢先从左边看起,于是他转头往左,可视野里的叛军部队没有消失过——从三点钟方向看到九点钟方向,竟然都是叛军的部队。

半圆形的包围圈,还有即将到来的一个营的增援,情况在一瞬间变得极为糟糕。

不,不是一瞬间,从一开始,这个计划一开始,他们就没有注意到叛军的部队调动,因为他们根本想不到比较迟钝的叛军忽然之间变得如此精明。

何佳骏痴痴地看着眼前的情况,直到kars-6的耳机被接通,里面传来胡建城的声音:“该死,这里没有任何有用的东西,根本就不像一个指挥部!”

须臾,林恩不耐烦的声音也响起了:“不像就不像吧,我们得走了!”

听起来他们还没注意到。

何佳骏吸了一口气,按下接通后低声说道:“发现敌军,三点钟方向至九点钟方向,半包围圈,距离一点八公里,数量约为一千人,装甲车辆较多,应该是装甲团……怎么办?”

这句话说道最后,何佳骏的声音已经开始颤抖了,而另外两个突击队的领导人也久久没有回应,他抬起头来,看着已经接近到危险距离的一辆达特-2坦克,何佳骏再次按下耳机,坚决地说道:“各分队,展开队伍,准备进行防御作战!”

“等等!”胡建城大声叫着,“向西南方向撤退,与友军会合!”

撤退?来得及么?

“真要撤退的话,五分钟之内,他们的坦克和装甲车就能冲进村子里,再说周围都是平原有什么好跑的……如果要我们这一帮人为你们拼命打后援倒也没问题。”何佳骏异常冷静地说道。

现场忽然之间就冷静了下来,须臾,林恩用不同于往日的谦逊语气向何佳骏开口道:

“有什么办法吗?”

“有两个,一个是死一部分救另一部分,一个是也许能全部突围却风险极大的办法,要哪个?”

往日里完全不见何佳骏有这般魄力的吴奇哲也悄悄走了过来,蹲在他身边,凝视着他暗淡的眼睛。

“第二个。”耳中终究还是传来了预想中的答案。

何佳骏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预想中的答案,听起来很简单,却又让所有人心中一震。

“这附近是半环状的山丘,我们在山上坚守,同时呼叫主力部队支援,大概就是这样。”

理性一点去思考,这个提议无疑是风险最大的,但若是想能尽量减少损失,这个确实是最可行的——因为只有一个突击队殿后,这群人无论如何都必死无疑,但三个突击队一起顶住并先让空军过来支援,那么损失的人数可能不会超过一个突击队的人数。

但结果究竟如何,就要看空军的支援力度和三个突击队的战术配合了。

很快,三个突击队,总共一百六十一名可以战斗的士兵,部署在了半环状的山丘上,而其中人最多,最缺乏经验的第二突击队,正位于最突出的地方。



大概1000人,对于这个数字,也许很多人没有一个抽象的概念,究竟有多少呢?

人类的体型差别不大,1000个中年人在足球场上紧密排列,大概就占用了一半的面积。

可是当每个人都全副武装,拿上机枪,还有些人驾驶坦克或者装甲战斗车辆,恐怕两个足球场都容不下他们。

而一百五十人的规模,大概就是1000人的二十分之三。

历史上,数千人战胜数万人的战例虽少但绝不是没有,巴巴罗萨行动期间这样的事情甚至还有点“泛滥”,就连1945年的德军都有几次打到过如此水平。

九十多年后的2033年,这样比例的战斗在中国上演了。

“只要几分钟,空军就会有大批的直升机过来支援,而主力部队应该也会在半小时内到这里,我们会活下来的!德意志万岁!”

何佳骏刚喊完这句话,一发炮弹就击中了不远处的山丘,发出剧烈闪光的同时把泥土冲到天空,砸在德军士兵的脸上。

第二突击队大部分人的作战经验少之又少,只有几个人在中国紧急扩军之时参加过混乱不堪的战斗,要这群人打这样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却不是强人所难,而是无奈之举。

而抬头看向眼前的叛军部队,最接近的一辆坦克是达特2型,这种各项性能中规中矩的坦克正马力全开朝环形山丘中的山谷冲来,距离300米左右,同时也在扬起120毫米的坦克炮向山上发射高爆弹,也就是说对方知道德军士兵在山上,可乱飞的炮弹毫无准头,不像是有目的地去杀伤敌人——以现代坦克的计算机炮控,这么近的距离不可能打不中一个人体大小的目标。

何佳骏在平缓的山腰上,在一块苔石后面探头观望,在肉眼距离内,大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