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一章 卢的良心和徐的魂游体外(1/2)

作者:鲟鱼
曹文诏这一仗可以说是大获全胜,手下兵卒死伤不到百人,而王嘉胤部却被他率兵杀的抱头鼠窜,溃不成军。借着这一股子锐气,曹文诏片刻也没有休息,统兵继续追杀王嘉胤。

卢象升骑在马上看着远处的老百姓,在他看来那些百姓已经不像是正常人了,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睛发散着幽光,佝偻的身子似乎站不直,一阵风过去能刮倒一片。

祖大寿一听卢象升这话,脑袋晃的跟波浪鼓似的,“大人,万万不可,离京的时候皇上是怎么交代的?再说晋陕需要赈济的百姓那么多,我们赈济的过来嘛!不过杯水车薪而已,眼下紧要之事乃是剿灭流寇,我们的粮草也很吃紧,一旦军心动摇,不好收拾啊!”

卢象升焉能不明白这些,崇祯皇帝的话仍然在耳边响着,他一句也没忘。可是看着这些挣扎在鬼门关的百姓,他如果不救济,心里实在不舒服,“走一步算一步吧!能救一人就救一人,尽力而为,传本帅的命令,留下部分军粮分发给这些百姓。”虽然崇祯皇帝一再强调朝廷没有银钱扔到这个无底洞里面,但是卢象升还是想做点什么。

官大一级压死人,卢象升身为晋陕总督,他所说的话祖大寿根本不可能反驳。祖大寿一边按照卢象升的吩咐去做,一边替卢象升和全军将士担心,此例一开,后边可不好办啊!

当粮食分发下去的时候,老百姓根本就不相信这是真的,直到那些白花花的米粒倾倒出来,他们才知道这是真的,有的人高兴的哭了出来、有的人从北咣咣磕响头、有的人攥紧大米不撒手……更有甚者,干吞大米被噎死了!

“大人,曹文诏说流寇已经逃往阳城方向,他正率兵继续追击。”祖大寿来到卢象升临时的衙门汇报军情,言谈之间得意的很,曹文诏以及那些先锋兵都是他的麾下,都是关宁铁骑,这个脸算是露足啦!他做上司的不高兴才怪呢!

卢象升现在头疼的不是怎么剿灭流寇,而是如何恢复晋陕的元气,照今天的情形来看,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只能把晋陕的百姓都杀掉才能彻底平叛,不过那可能吗!

卢象升正想说什么,外面的亲兵跑进来道:“大人,外面来了很多百姓……。”

祖大寿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说该不会是尝到甜头,又来要粮食的吧!这次说什么都不能给,否则全军将士离喝西北风的日子就不远了。

卢象升哦了一声,起身出去一看究竟。当他出看看到眼前的场面的时候,心灵被彻底震撼了。

多达三万多的老百姓聚集在一起,跪在那里感念朝廷之恩,皇上之恩。一个眉毛胡子都白了的老者颤巍巍的走到卢象升近前,跪倒道:“大人,老朽代表当地百姓,叩谢皇恩呐!”

卢象升赶紧把老者搀扶起来,问道:“老先生这是为何呀?赈济百姓乃是朝廷职责。来人,叫老百姓都起来吧!”

老者似乎在当地颇有威望,他交代几句之后老百姓就慢慢的散了,转回身对卢象升道:“大人,能否容老朽说几句话?”

卢象升忙点头道:“老先生里面请。”他把老者让到临时的衙门,并且让人烧了点水送来,至于茶叶,根本就找不到一点,当地连树皮都光哩!

“老朽说句大不敬的话,天高皇帝远,老百姓苦就苦在这上面喽!”老者进来坐下后幽幽叹息。

卢象升觉得眼前的老头像是有很多话要说,“老先生慢慢说,本官初到此地,很多事还不清楚,正好想找人聊聊呢!”

老头摇晃了一下脑袋,道:“老朽有一个远房的表侄住在京城,消息也算是灵通,皇恩浩荡啊!当今皇上这二年对陕晋两省耗费几多心血,可惜这些没人知道,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造反了。”

老头停顿了一会,接着说道:“不瞒大人,今日百姓所领赈济的粮食,是本地有天灾以来,头一次落到百姓手里的实惠啊!”

卢象升对此也知道一二,以往发放的赈济很少能落到老百姓手里,不是被挪用就是被当官的和无良奸商合伙给黑了,可知道归知道,今日亲眼一看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状况,他才清楚的明白,老百姓活的多么的难。

“天灾是谁都没办法改变的,谁知道老天爷哪天下雨啊!我们都不恨老天了,我们恨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官……!”老头讲了当地发生的一件事,那就是在老百姓剥树皮吃草根的时候,王嘉胤率领的流寇攻陷了河曲,在河曲“一把手”家的地窖里,掘出粮食无数,都是历年来朝廷下发的赈济,这一点让老百姓愤怒了,否则被胁裹从贼的绝对不会是全城百姓。

天灾无法避免,**却是可以避免的,卢象升被老头的话深深触动了,心底对崇祯皇帝强硬的政策也有点动摇了。他当然知道崇祯皇帝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会强硬到底,不惜晋陕十室九空也要尽快平叛,可是,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金銮殿上,我狠狠的把卢象升的奏章摔在地上,“这个卢象升在干什么?谁给他那么大的权力,他的脑袋是不是不想要了,奶奶球的!”

文武百官见崇祯皇帝怒不可遏,一个个低头至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