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6章 秩序初成聚资源(1/3)

作者:底虚
徐长卿彻底摆平快乐营地,已经是午后。?中的垃圾人口。

这样的垃圾人口,就连多劳多得那套都玩不转,更别说是大锅饭了。

偏偏他们的抗争精神还挺强,徐长卿从他们身上清晰的感受到了阴郁怨恨的情绪,以及对他的嫉妒和羡慕。

他明白了,这些人想要的,从来都不是所谓公平和安稳,而是取而代之、成为统治者,享受权位利益带来的物质及精神上的满足。

白延彬到是表现的有些生冷不忌,他如今正在发挥特长,玩他的那套政-治忽悠。用他在之前商议会上的发言说:“我们要让人们清楚第一秩序的政治主张,他们都是我们的潜在公民。”

当然,白延彬也懂得结合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有家庭的这一类拾荒者,才是其投资的主要目标。

徐长卿不久前还见他在游说一对有孩子的夫妇。

对于这样的选择,徐长卿也深以为然。

羁绊是上进动力,是稳定意愿,是忍耐和承受,也是个人素养的基本保证。

他们适合从事生产活动,也容易出业绩,值得拢络,是目前首选的接纳对象。

巡视到角斗场,徐长卿见到了玉玉和小芬,两人是一帮女工的指导者,正在组织她们干活。

具体包括加工食物,烫煮洗衣等等。

这类工作除了不需要爆发力,论繁重程度,一点都不逊色男人们从事的那些体力活。

女工们的表现不差,这或许是因为她们更习惯劳作获酬,而不是暴力劫掠。

在将军坪,玉玉努力学习,从徐长卿那里学会了不少劳作技巧。这使得她懂得如何加工合格的产品和半成品。

这些带有徐氏风格的造物,是第一秩序基础生产的生产资料,防寒罩衣、美味棒等等,都是在其基础上诞生的。

如今,玉玉就是利用这些知识,指点女工们如何去做,由于她不良于行,小芬作为助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徐长卿暗自评估了下,他认为按照现在这样的进度,有三到五天的时间,女工们就能培训出来,开始手工生产包括她们自己也需要的生活用品。

在与角斗场比邻的物资仓中,徐长卿还见到了魏光荣。

魏光荣当时正在对收聚的物资进行登记和分类,一如盘点自家仓的便利店老板。

魏光荣告诉他,交易平台四十小时内便可上线,他确信自家的几款主打交易品会很受拾荒者欢迎。

可以说,在第一秩序的生产体系搭建起来之前,魏光荣操持的这一摊儿,就是最第一秩序与拾荒者及其家属们的互动中,最主要的诱惑手段。

在这片许诺基本无人信、好听话基本被说尽,人与人的基础信任都基本破产的土地上,人们唯一关注和认可的,只有干货。

我能得到啥,需要付出什么。

这一句话就是个人与势力之间的最基础关系。

那么第一秩序究竟能为拾荒者提供什么呢?

一帮人在开会时探讨过,肯定了徐长卿衣食住行及其拓展的根本主张。

徐长卿在将军坪帮助大家完善起来的、适合魔土生存的那一套,就非常的有竞争力。

与之相对应的是,拾荒者们能为势力提供什么。

这是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第一秩序的定位。从本质上讲,组织势力代表的是生产关系,不管建立第一秩序的人们像通过它实现怎样的个人目的,都需要脚踏实地的面对问题,把这个摊子先撑起来。

魏光荣提议,势力草创,为了更具吸引力,其特征应该偏向于公益组织,直白的说就是更有效的组织以拾荒者为主的人们为自己生产劳作。

白延彬不赞成这种低端切入式。

他解释说:“如果是三十年前,我是赞成这么搞的。社会相对平稳安定,各种组织势力林立,竞争激烈,为了获取一席之地,获取足够的影响力,我们就是赔钱赚吆喝,该捏着鼻子上,也得豁出这一头。”

“但现在,看看这些竞争对手,恐怖统治、残暴统治、混乱统治、甚至情绪统治,朝令夕改,想到什么是什么。再看看统治的目标,他们已经被压迫到生存的最低谷,相对安稳的环境,以及能喂饱他们肚皮的食物,不至于让他们饥寒而死,他们就肯听命干活,人力已经廉价到不能再低。”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仍旧选择类公益组织的策略,是不合时宜的。对我们自己而言,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策略,更有效的攫取资本,壮大自身。对拾荒者而言,他们恐怕会受宠若惊到不敢相信是真的。以为又有什么陷坑在等着他们。”

“一个组织势力的策略基调定下,想要再改,往往是成本高昂,尤其是上调式的更改。人都是自私的,任何涨价都会引发不满,即便涨价后,横向比较,第一秩序仍旧是最友好的势力,他们也不会领情,而只觉得自己在忍耐。”……

白延彬的看法,与徐长卿不谋而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